相信大家噚日已經知道,孫柏文曾經叫過大家一注獨沽嘅滙豐(005),卒之出招去應付佢旗下管理嘅兩間specialinvestmentvehicle(SIV)。滙豐點樣搞掂呢兩間SIV,或者搞掂嘅方法啱唔啱,遲啲先講,我首先想解釋SIV究竟係乜。
SIV基本上係銀行成立嘅獨立公司,呢間公司首先會搵投資者,問吓佢哋有冇興趣夾份入股。間公司就由銀行自己管理,先問人入股做股東,集資例如100萬。
之後再向債市舉債,例如借900萬,以發出短期例如4個月嘅債券借錢。每4個月就會借一批新嘅去還舊一批嘅錢。假設,向債市舉債900萬嘅利息成本係5厘,亦即每年利息開支係45萬。
成功得到1000萬之後,佢哋就會買啲不同嘅資產。可能啲資產因成交不足,又或風險較高,回本期較長,所以就算風平浪靜時,呢批資產嘅回報就都係6厘。1000萬等於有60萬嘅收入,扣除利息支出45萬,等於有15萬收入。
貴客點可以得罪
因為係銀行管理嘅,佢都要收管理費,咁就可能要收番收入嘅20%作為管理費,即係3萬。有剩嘅派畀股東,即係等於12萬,對於原先投資100萬嘅股東,即係12厘嘅回報。買6厘風險回報嘅嘢,居然有12厘嘅回報。所以呢個如意算盤咁多人受落。
因為佢理論上獨立於銀行,監管機構唔會煩。咁嘅情況下,監管機構向公眾表示做咗啲嘢,銀行同時又可以收取管理費。表面上皆大歡喜。最壞情況,就係SIV沒有能力每4個月借新錢去還舊錢。理論上SIV收場,資產被拍賣,首先還錢給債權人,如果有剩就歸股東。
理論上搞SIV嘅銀行毋須上身,咁點解滙豐又要?
可以投資落呢間SIV嘅投資者,應該係滙豐非富則貴嘅顧客,唔可以激嬲。如果滙豐唔出手救SIV,迫SIV「賤賣」資產,餘下嘅股東會覺得滙豐出賣佢哋,怒炒滙豐。亦都唔知借錢畀SIV嘅人,會唔會因為今次SIV唔肯還錢,而同滙豐一刀兩斷。最後就係滙豐本身擁有類似SIV裏面嘅資產,如果「賤賣」價唔靚,滙豐就要重估手上資產值。
所以滙豐要攬個SIV上身,雖然不至於話引火自焚,但係都係肯定高風險,聽日再作討論。
金手指網誌: http://phatda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