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醫生兼治燒傷<br>醫局改革候召制 工會憂危害病人

泌尿科醫生兼治燒傷
醫局改革候召制 工會憂危害病人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完成醫生工時檢討報告,計劃以五大方案減少醫生工時,但拒絕跟隨歐盟將連續工時減至少於14小時的要求,只能在09年底把醫生連續工時減至16至24小時,同時改革醫生候召制度,減少專科分科醫生當值,例如泌尿科專科醫生當值時將同時要治理燒傷病人,醫生工會擔心新候召制度會危害病人。 記者:陳沛冰

醫生工時策導委員會已提交改善醫生工時報告,本周四董事局內務及運作會議將討論。消息指,現時每晚有120名醫生連續工作超過30小時,有220名醫生連續工作超過24至30小時,但局方無法短期內縮短連續工時,只能讓醫生連續工作逾24小時,可獲4小時休息才再工作,到09年底達醫生每周工作將不多於65小時。

增設急症專科病房

該局將以五大方案減少醫生工時,包括改革醫生候召制度,減少專科分科醫生當值人數,如泌尿科醫生當值時,要負責燒傷病人,代替以往燒傷科醫生要同時當值,屆時分科醫生只在院外候召,有需要時回院。
另外,局方將增設急症專科病房,治理病情較輕的病人,減少入院個案。由於現有95%夜間緊急手術可提早進行,故會在三間醫院加開晚上5時至10時手術時段,10時後不會做非緊急手術,除非病人有生命危險及需要接駁截肢。
局方將加強訓練醫生及護士,及早發現病情可能會惡化的病人,計劃連同增聘人手合共投放3,100萬元,明年中檢討成效,但未有明確增聘醫生的數目。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會長何柏良表示,醫管局踏出減工時的第一步,但09年才達標太遙遠,並強調先導計劃不可用病人作白老鼠,該會發言人余達明則擔心新候召制度會危害病人;前線醫生聯盟主席羅智峯則認為,局方沒有增加人手,計劃難以實行。

醫管局減少醫生工時方案部份建議

方案:1.設立急症專科病房
實施醫院:瑪嘉烈、明愛、東區

方案:2.周一至周五加開下午5時至10時手術室時段,緊急手術在晚上10時前完成
實施醫院:聯合、北區、仁濟

方案:3.增加200至300名24小時病房技術員,協助抽血等工作
實施醫院:大埔、明愛、仁濟、瑪嘉烈、東區

方案:4.訓練醫生夜間急症能力,減少專科分科醫生當值數目
實施醫院:九龍西聯網

方案:5.部份複雜手術集中在第三層醫院進行
實施醫院:未有定案

資料來源:消息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