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鋼琴新星 旅遊演奏當返學

8歲鋼琴新星 旅遊演奏當返學

由沈詩鈞、何凱琳未夠秤就入讀大學開始,這一年,幾乎日日都聽到有人提起「資優生」、「天才」。神童湧現,每位父母都搵盡方法培養子女成為資優兒童。8歲的資優新星余峻承(MarcYu)2歲已經開始彈鋼琴,6歲首次登台與交響樂團合奏,表演鋼琴協奏曲與大提琴協奏曲。要成材,余媽媽Chloe話唔使報course學藝,甚至連學都唔使返,自己喺屋企教一樣教出天才!

記者:葉雪芯 攝影:譚盈傑、林栢鈞

天才紀錄
余峻承MarcYu(8歲)

6歲:取得戴維森學院(DavidsonInstitute)獎學金

7歲:在史坦威古琴巡迴演奏的音樂會上彈奏霍洛維茲(VladimirHorowitz)的鋼琴

其他:上過艾倫狄珍妮絲(EllenDeGeneres)、傑雷諾(JayLeno)、歐普拉溫芙瑞(OprahWinfrey)等TalkShow電視節目宣傳古典音樂

*國家地理頻道將Marc的故事拍成紀錄片《神奇大腦:身為天才》,節目將於今晚(11月26日)起,一連3集,逢星期一晚上9時播出。

度身訂做天才大腦

今年8歲的Marc,鋼琴水準已達演奏級,本身懂得彈鋼琴的余媽媽Chloe,在懷着Marc時已聽古典音樂和彈琴做胎教。Chloe說Marc的音樂才華是「天賜的禮物」,但有科學家發現Marc的小腦比同年齡的小孩來得發達,他的大腦更被稱為「音樂家量身打造的天才大腦」,是萬中選一的「絕對音感」(perfectpitch),能精準地聽出樂器彈奏出來的音符。Chloe說:「有一次我帶他參加派對,當時他只有兩歲,剛巧有人彈《瑪莉的綿羊》,他聽完就爬上鋼琴,然後敲出同樣的旋律!由那時開始,我發現他有這方面的talent,於是盡量讓他聽古典音樂和接觸鋼琴。」

成材有因

神童要成材都要有適當的環境和因素,Marc這位鋼琴神童不但天賦過人,家庭教育亦同樣重要。

超強記憶

Marc的音樂成就,Chloe說跟記性好有關:「有些琴譜,他看過一次便記得,可以馬上背起來,到現在即使他出外演奏都不用帶琴譜,光憑記憶便能彈四十幾首古典樂曲了。好似他近來迷上魔術,在枱面洗完牌後,他記得每張牌擺放的位置,唔使1分鐘就排好,明明係他記性好,他又以為自己識變魔術,哈!」

媽咪親自教學

曾修讀兒童心理學的Chloe,認為學校教育不一定適合每個小朋友,所以Marc在6歲時,她決定自己做老師教Marc:「現在他只返半日學,大部份時間都是我自己教。他的才華是在音樂,所以每天都要練琴4-5小時,有時8-9小時,因為持續練習是很重要,這才可以keep住他對音樂的興趣。而且因為唔使成日返學,所以有機會出外表演和旅行,見識便多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嘛。」現在Marc的英文已經有預科程度,數學去到美國8-9年級水準,唔返學一樣無問題。

聽故事助語文組織

Marc愛每事問,興趣多多,例如會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感興趣,又鍾意研究恐龍,Chloe都盡量畀機會他認識多一點其他知識:「他想知多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就搵有關的書讀畀佢聽,同一本書我讀足一個月,因為當中有些東西他未必即時明,多讀幾次他才明白,而且這樣連續讀一句句子可以幫助他組織語言表達,唔會令說話講到一嚿嚿。」

有毅力挑戰高難度

年紀細細的Marc,特別喜歡挑戰高難度,越難彈的曲目就越要彈。6歲時,Marc聽到巴哈F小調鋼琴協奏曲,很想學,但當時的老師StephenCook卻說,還要再等兩年,但不到半年,Marc就可上台與交響樂團合奏此曲。話佢好勝嗎?不如話佢有毅力吧。礙於手還小,當遇到彈不到的曲目時,他說:「彈唔到我會好𤷪𤺧㗎!」小朋友,總會有點小脾氣呢!

1.大提琴拉得好到可以在咁多人面前表演,絕對唔可以睇小!

2.Chloe在Marc兩歲時發現他有音樂天份,決心培養他成材。

3.4歲開始學大提琴,跟拉斯維加斯表演藝術學校老師JenniferGoss學藝。

4.連細路都成為Marc的小fans。

5.Marc第一次在香港公開演奏,完全無怯場。

6.郎朗和Marc亦師亦友經常一起練習鋼琴。而每次Marc練琴都一定要Chloe陪伴在身邊。

7.小時候,Marc除了喜歡彈琴外,大提琴也拉得好好,但Marc後來決定專注彈琴。

8.因為語文能力不錯,Chloe話最近讓Marc到上海音樂學院讀音樂,順道學上海話和國語。

9.兒子的才華可說是由母親一手成就。

10.細路仔都係鍾意零食,表演完見到有一大籃零食即刻攬住先!

11.音樂才華備受國際認同,曾經上過多個電視節目表演。

12.Marc平時好活潑,十分喜歡運動。

13.國際知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是Marc的偶像。

14.鋼琴家紀辛(EvgenyKissin)也是Marc的偶像,這位俄羅斯鋼琴家亦是資優生,和Marc一樣,兩歲已經識彈琴,六歲已公開演奏協奏曲。

0-5歲成長最重要

香港小童群益會成長發展中心主任王美玲說,資優生是有學科之分,部份資優生是學術成績好,部份是音樂、舞蹈、畫畫、運動等。但礙於傳統學校沒給足夠空間讓資優生去發揮,經常會出現高IQ,低成就的情況,她認為家長應接納和培養子女資優的天賦,即使不是學術成績的才能,亦應盡量給予發展空間。而香港資優兒童家長會會長林潤富就指出,小朋友在0-5歲的成長發展至為重要,而資優兒童在小時候的模仿能力是極高,例如Chloe可以把握Marc在兩歲時表現出來的天份,再加以培養,令他有今日的成就。

■香港小童群益會成長發展中心主任王美玲

■香港資優兒童家長會會長林潤富

後記

其實Marc只要一離開鋼琴,就同一般小朋友無異,一樣跳跳扎好有童真:「我鍾意玩ballgame,例如乒乓球、網球。」不過最鍾意都係同朋友仔去公園玩「伏匿匿」。鋼琴家郎朗是他的朋友仔之一,去年曾一起在拉斯維加斯公開演奏,還邀請他2009年在卡內基音樂廳共同演出。Chloe說他和郎朗都是大細路,在後台玩到癲,成身雪糕,但上台又可以一臉正經,大抵天才都有那點收放自如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