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加劇藥物毒性反應<br>食藥飲咖啡、可樂或中毒

咖啡因加劇藥物毒性反應
食藥飲咖啡、可樂或中毒

【本報訊】溫水送藥,是基本藥物常識;但服藥後避免喝咖啡、可樂、葡萄適,甚至朱古力則未必人人知道。美國營養服務部一項研究指,除咖啡、茶外,部份朱古力及止痛藥均含咖啡因,不少藥物會與咖啡因產生相互作用,影響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若濃度增加,藥物的副作用及毒性會加劇,故藥劑師提醒巿民服藥後,應避免飲用過量咖啡或提神飲品。 記者:張嘉雯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董賴愛倫指,除了咖啡及茶外,部份罐裝飲品和提神飲品均含咖啡因,某些非處方藥物,如止痛退燒藥和傷風感冒藥,除含撲熱息痛外,不少會加入咖啡因,「因為傷風感冒嘅時候,身體會比較疲勞,咖啡因可以減低疲累感,有啲研究認為可以提升止痛效果,但有啲研究就話無,未有定論。」

症狀有失眠煩躁

本報在巿面購買飲品,發現全線可口可樂及百事均含有咖啡因,以提神醒腦為賣點的葡萄適、紅牛、保力達蠻牛,均含咖啡因。雪碧、玉泉忌廉、西柚味汽水等,則不含咖啡因。
賴愛倫指,咖啡因與某些藥物成份爭奪肝酵素作代謝,若藥物代謝的速度減慢,在血液內的濃度增加,副作用及毒性反應就會加劇;相反,若咖啡因代謝速度減慢,停留在血液內,同樣會出現毒性反應,如坐立不安、煩躁、惡心、心跳加快、失眠、頭痛、輕微利尿、血糖過高等。
她解釋,抗心律不齊藥、精神科藥物、茶鹼、通鼻塞藥和抗生素都可能與咖啡因有相互作用,其中用作抗抑鬱的Fluvoxamine可增加咖啡因的毒性反應;精神科藥物Clozapine的代謝作用會被咖啡因抑制,引致痙攣風險增加;哮喘和擴張氣管藥Theophylline可令咖啡因在人體積聚,增加頭痛、惡心等毒性反應;至於通鼻塞Phenylpropanolamine可抑制咖啡因代謝,增加心血管的毒性反應。

心血管病人大忌

除了上述藥物外,一些容易在巿面上購買的止痛藥均含咖啡因,賴愛倫說:「有啲人諗住食完兩粒就瞓,結果成晚好精神、心跳加快又亢奮。」
根據該報告,歐洲人平均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3.5毫克,以一個體重50公斤的成年人計算,即175毫克,若服藥時攝取咖啡因含量超過此數,即有風險。
報告內指出,一罐360毫升可樂含有45毫克咖啡因;一杯即溶咖啡含50至70毫克咖啡因。

含咖啡因飲品

百事極(PepsiMax)
輕怡百事(PepsiLight)
葡萄適能量飲品—橙味
葡萄適Extra能量飲料
零系可口可樂(CokeZero)
健怡可口可樂(CokeLight)
紅牛
力保健
保力達蠻牛

不含咖啡因飲品

「零系雪碧」汽水(SpriteZero)
玉泉西柚味汽水(SchweppesGrapefruit)
「零系玉泉」忌廉味汽水(Schweppeszero)

資料來源:各產品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