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初見起色先揀資源地產股 - 黃國英

英之見:初見起色先揀資源地產股 - 黃國英

周六早上看CNBC,一位印度籍行家接受訪問,興高采烈地表示,中國股票好,印度股票只會更好,因為估值相對較低。自己的感觸,是眼光和戰線都要越拉越闊,不能單單為了自己最熟香港股票,便死守在這裏找機會,至少會張開眼睛,看看人家的估值。近來港股瘋狂捱沽,印度股市卻強勢畢現。港股之前太狂,衍生工具太多,以至口術滿天飛都是理由,但後兩個客觀條件只會一直存在,尤其是官員之外,民間也越來越喜愛出風頭,久不久便開記招,其實應好好地向畢菲特學習內斂之道。
以現今市場的步速,ETFs一定會越來越受歡迎,指數短短幾日上落幾個巴仙,一個月可以相差兩成,傳統的基金贖回時限變得已經太長,贖回一刻的價格又沒有保障。ETFs隨時可以拋售,完全解決了上述缺點,港股市場的ETFs仍在發展階段,只得盈富(2800)及A50(2823)成氣候,所以要在美國時段出擊,以印度基金為例,有興趣的話,便可以留意INP。所以資產管理要做得出類拔萃,才有生存空間,否則一般普羅大眾,都會轉投ETFs,當眾多行家將大市玩得出神入化,變相是殺雞取卵,將未來生意的大部份,送向專做ETFs的基金公司。

石油煤炭股優先

回說大市,似乎是初見起色,但今時今日作戰要極度小心,資源股應該是率先回穩的類別,卻只宜以石油股及煤炭股為先。另外物極必反理論,美國的信貸危機越益嚴重,減息空間會越大,因此地產股亦會是前列選擇。
在這種艱難市況,應該可以體會其中一項投資原則,就是要將組合集中,並不是打萬佛朝宗,將回報提升,而是將兵力穩守少數城池,打好防守。要有信心找幾個不易輸的機會,老實說已不容易,一般人還貪心涉獵幾十隻股票,是防守大忌。在這段日子,半新股表現最差,便是投資者迴避風險所致。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