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evenue&Customs)遺失兩隻儲存了2,500萬國民個人資料的光碟,原來並非個別事件。最新消息指,稅務海關總署還寄失至少兩隻數以萬計個人資料的光碟,而國家審計署署長布恩(JohnBourn)證實,是稅務海關總署高層批准發放光碟資料,令當局無法將這次大失誤推卸到初級職員身上。
這是英國史上最大宗個人資料外洩案。財相戴理德(AlistairDarling)周二公開案情,指稅務海關總署一名23歲初級職員,上月寄出了兩隻儲存了2,500萬國民、即近英國一半人口資料的光碟給國家審計署,光碟在郵遞途中寄失。光碟內儲存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國民保險號碼和銀行戶口號碼等。
但稅務海關總署原來不只遺失兩隻光碟,另外還寄失至少兩隻光碟。警方加緊追查四隻光碟下落,周三晚在稅務海關總署寄出光碟的泰恩威爾郡(TyneandWear)辦公大樓進行地氈式搜索,但無發現。
當局正追究責任,但審計署署長布恩同日在公共賬目委員會閉門會議上指出,是稅務海關總署一名高官授權發放光碟資料,審計署曾表明不需要銀行戶口號碼等敏感資料,稅務海關總署卻表明剔除這些資料「成本很高」,所以全部發放。稅務海關總署明顯失職。
智囊組織促立法保障私隱
追究下去,原來現任首相白高敦出任財相期間,財政部等多個部門多次被指處理敏感資料時太輕率,他一直沒有處理,保守黨黨魁卡梅倫(DavidCameron)周三就炮轟他「無能」。英國智囊組織Demos指出,國內有多達600個私人及公共檔案載有國民的資料,當局必須制訂新法和程序,保障私隱。
英國《泰晤士報》/《衞報》
市民急改銀行戶口密碼
英國爆發私隱大災難,銀行、信貸資料機構的電話前天(周三)響個不停,成千上萬民眾都急於更改銀行戶口的私人密碼,當中不少都是因為用了自己或家人的生日日期作為密碼,個人資料外洩等如將他們的密碼公諸於世。
稅局害人三度被冒名借錢
銀行和保安專家相信,萬一光碟真的落入不法之徒手上,未來幾年可能會發生大量假電郵和郵件騙案,例如歹徒可冒認銀行向目標人物發信,信中列明目標人物戶口號碼來增加可信程度,騙取他們致電虛假的電話中心申請優惠,就可騙得密碼了。就算光碟沒落入歹徒手上,騙徒仍可利用公眾對身份被盜竊的憂慮出擊,例如騙人到假的網頁上改密碼。
個人資料外洩兼被盜用身份非常麻煩,39歲的蒂澤德(EricTizzard)就吃過苦頭。1999年,稅務局將他的退稅支票寄錯地址,而且被人兌現了。幾個月後他向當局追回款項,以為了事,誰知麻煩還陸續有來。
2002年和2006年他三度被不同收數公司追討約共37,000港元的債項,原來都是有人冒認他借錢。第三間收數公司更向他和他太太狂發恐嚇短訊,要警方插手對方才罷休。
今年蒂澤爾轉工,新僱主要看他就職的官方紀錄,蒂澤爾向新成立的稅務海關總署申請副本,才發現被人盜用身份求職。他要求當局修正紀錄再寄副本給他,結果資料又寄錯到另一地址,噩夢不知何時終結。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