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求變離棄美「副警長」

選民求變離棄美「副警長」

澳洲經濟向好,通脹控制在2.1%低水平,失業率跌至33年來的4.3%新低,這本來是霍華德爭連任的本錢,可是選民認為他在位太久,政策只顧靠攏美國,脫離民眾,遂激起選民求變之心。
選民經歷16年經濟好景,都認為繁榮和全民就業是理所當然,而陸克文的經濟政策跟霍華德大同小異,選民更覺得不管誰執政都無損經濟,加上中國對澳洲資源需求殷切,令霍華德的「經濟牌」無法打得響。
最致命的還是選民覺得他執政太久,暮氣沉沉,還不斷推行不得民心的政策,例如他緊隨美國拒絕確認《京都議定書》,又派兵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昨天有一名澳軍被塔利班擊斃,為選情告急的霍華德添隱憂。

霍華德第二在位最久總理

緊靠美國,使他被嘲美國「副警長」,陸克文卻力主搞獨立外交,又大打「中國牌」拉攏中國,況且陸克文年輕,且承諾為所有國民提供高速互聯網和推行「教育革命」,予人耳目一新。不管霍華德是輸是贏,他已是澳洲歷來第二個在位最長和最成功的總理,歷史會肯定他的政績。
法新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