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介紹的幾個技術指標,所用的數據都是收市價,但沒有考慮到收市價與期內高價和低價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其實很有參考價值。
有經驗的炒友都知道,在某段日子裏,若股價經常能以接近期內最高價收市,此股在該段日子裏顯然處於強勢;反之,若股價經常在期內最低價附近收市,就必定是處於弱勢了。今日介紹的技術指標隨機指數(Stochastic,簡稱STC),就是根據這個概念設計的。
STC是由GeorgeLane發明,在80年代曾經極受歡迎,至今仍是最普及的技術指標之一。正如前述,STC的設計概念,是假設股價處於上升趨勢時,收市價經常處於期內高位附近;若是處於下降趨勢,收市價就會經常處於期內的低位附近。除了辨別趨勢,STC更重要的任務,是試圖捕捉趨勢逆轉的一刻。
STC由兩條曲線構成,一條稱為%K,習慣採用實線;另一條稱為%D,通常會用虛線。右邊座標的讀數為0至100,一般來說80以上被視為超買,而20以下則視為超賣。%K對股價反應較快,%D則較慢,兩線一快一慢,自然不時相交(%K升破或跌破%D),發出買入或沽出訊號。
經過多年發展改良,STC現在共有3個版本,分別為快版(FastStochastic)、慢版(SlowStochastic)和全版(FullStochastic)。快版是最早期的版本,其%K之公式如下:
%K=100x(C-Ln)÷(Hn-Ln)
公式中的C是最新收市價;L是期內最低價;H是期內最高價。至於n則代表所選時段,例如14日,那麼L就是14日內的最低價,H則是14日內的最高價。
右圖為新地(016)日線圖,下方是快版STC,其%K時段用14日。新地昨收140.5元,14日最高價154.2元,而期內最低價135元,把數字套入公式,得出28.64,即昨日%K的數值。
快版嫌訊號過頻
%D是甚麼?它其實是%K的簡單移動平均數(SMA),也就是%K的平滑版(Smoothing)。既然是平滑版,%D必然慢過%K,兩線就有可能相交。右圖下方標示出STC所採用的時段(14/3),頭一個數字14,是%K所採用日數,後一個數字3,是%D所用的日數(即是%D乃3天%K的SMA)。
快版STC的好處是對股價反應十分敏感,很容易發出買賣訊號。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太頻密發出訊號,錯的機會自然多,而且太易進入超買或超賣區。右圖可見,新地在9至10月間反覆大升,快版STC經常處於超買區或並多次發出沽貨訊號,若信之沽貨,肯定後悔。至於STC的另外兩個版本,下周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