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早前狂升,大學生也瘋狂。有公屋大學生集合全家六口共70萬元積蓄,膽粗粗入市,目標賺取100萬元後辭掉原職,全職炒股。另一大學生有三、四周不上課,整天躲在宿舍炒股。
蝕錢當交學費
中文大學學生刊物《大學線》最新一期訪問了一些炒股個案,其中公開大學工商管理課程一年級學生連俊溪,與家人共六口居住在公屋,中六時開始買股票,雖然其母曾在基金投資中失利,但他仍對股票充滿憧憬,全家集資六、七十萬元,全力抽新股、炒股。
連俊溪自稱是一個奇迹,三年內由甚麼都不懂變為家中的財政大臣。自從炒股後,他深信有股票才有黃金屋,承認花在學業上的時間很少,甚至覺得學無所用,寧願每天花至少三小時看股市走勢。他有一個夢,說若賺到100萬元,便不會工作,做個全職股民。不過,《大學線》沒有交代連俊溪的百萬富翁夢是否實現,也沒有交代他的股票賺蝕。
同樣住在公屋的中大經濟系三年級學生張偉侖,半年前沉迷炒細價股,曾經試過近一個月不上課,整天躲在宿舍內忙炒股,直至收市後才吃飯和睡覺。他最愛短炒、投資窩輪獲利,坦言曾被股價走勢圖及表面成交量所欺騙,一日內蝕掉一萬元。可是,對蝕錢,他說:「係寶貴一課,就當係交學費。喺大學幾年所有錢輸晒都無所謂,以後投身社會,唔再係投資幾萬元,而係幾十萬、幾百萬,𠵱家蝕些少唔緊要。」總結成績,張偉侖本金三萬元,兩年來賺了約八萬元。
學者表示擔心
中大財務系副教授蘇偉文指出,大學生受納稅人資助讀書,責任是讀好書,而非全職炒股,「輸錢皆因贏錢起,我好擔心呢批年輕人點成長?𠵱家就覺得讀書無用,佢哋將來做父母,點樣叫啲仔女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