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牛津襲港 人財兩吸 - 李八方

隔牆有耳:牛津襲港 人財兩吸 - 李八方

文革曾上京面聖,總理溫家寶指示佢要向創新、知識、人才同環境四方面發展。香港官員有幾創新大家有眼睇,改善環境方面亦唔見得成績顯著,立法停車熄匙、收膠袋稅有冇效都未知,喺知識同培養人才方面每年花好多錢,不過好多家長仍然用腳對香港教育制度投不信任票,講到教育,都係前宗主國勝一籌,呢點相信大把高官認同。
近年英國牛津猛吸香港、內地生,由10年前每年約70人,大幅增加至今年逾806人,為方便香港學生面試,牛津特別喺香港設立第一個中國辦事處,呢個係牛津全球三個辦事處之一,其他兩個分別喺北美同東京。牛津咁重視香港、內地生,因為中國人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係非英語國家中最捨得又畀得起學費者,移船就磡理所當然。

肥彭教路開「基地」

牛津中國辦事處位於上環,噚日舉行開幕儀式,牛津發展總監康寧安(SueCunningham)透露,籌備開設呢個office期間,前港督、牛津校監彭定康都有畀意見,有佢指點順利好多。揀喺上環開office唔使捱咁貴租,唔知係唔係肥彭教路。佢哋仲入鄉隨俗切埋燒豬,可能都係肥彭教嘅。花費咁多人力物力喺香港開個辦事處,梗係唔係淨係用嚟面試咁簡單,康寧安坦言辦事處仲有個重要任務,就係聯絡超過1,600個香港牛津舊生同捐錢畀牛津嘅善長仁翁。講白啲,即係負責揼人心口,幫牛津搵大水喉。據統計現時只有百分之五牛津舊生有定期捐錢回饋母校,可見呢條水潛力十分巨大。
牛津咁進取東來吸水,係因為死敵劍橋兩年前展開一個七年籌募10億英鎊(約160億港元)大計,舊年4月校內高層總動員嚟香港搵人捐錢。對手搶佔先機,牛津更加唔可以怠慢,一於喺香港設立「基地」,兩間大學由英國鬥到香港,人又要錢又要。噚日有份主持開幕儀式嘅牛津副校長杜凌德(JonDellandrea)就係「人肉招財貓」,佢曾經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籌到10億加元(約78億港元)經費,由於佢「戰績」彪炳,牛津特別撬佢過檔環球吸水,至於喺香港成績如何,下回分解。

牛津大學喺香港開設首個中國辦事處,(左起)鍾逸傑、牛津校友會秘書簡妮、大學發展總監康寧安及副校長杜凌德入鄉隨俗切燒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