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誰說舊酒新瓶沒佳作?30年前何文匯博士將莎士比亞名著《王子復仇記》改晒國籍,今年重拍,麥秋執導,丹麥王子變成馬浚偉飾演的唐代太子,魯振順當幽默太師,重說西方的寃寃相報不能了。
記者:馮冠芝
攝影:伍慶泉
中國文化注莎翁舊瓶
莎翁的《王子復仇記》為其筆下四大悲劇之一,今次重演何文匯博士的唐朝版,愛恨情仇依舊,表現方法大不同,導演麥秋說:「文學放在書架上是沒意義的!我讓歌、舞等賦予它新的生命。」麥秋說得虛幻。還是劇本實在,將莎翁幾幕高潮,以中國文化作絲絹包裹之。「原著中主角手執骷髏骨頭,道出生死哲理,中國版,以詩寄情:『丘墓蔽山崗,萬代同一時。千秋萬歲後,榮名安所之?』四句道出皇帝與乞丐,死後皆塵土。」記者頭冒星斗,麥秋擺明要演員依足何文匯劇本演,莫非此劇考驗觀眾中國文學根底?「我們有字幕,場刊更印有艱澀四字的註釋及出處,令觀眾有據可依。」
現代輕鬆添進文學
想看馬仔及郭羨妮,文言文對白卻令人忐忑。找來演太師的魯振順,他直言對白四字一組,放聲朗讀:「食無過飽,飲無過醉,金錢轇轕,至要謹慎。」果然考觀眾中文,豈料他帶來一線曙光:「但我演的太師要有梁醒波那種輕鬆。」這種安排,是麥秋為劇注入的生命力,「魯振順的輕鬆、郭羨妮懷春及瘋狂的兩支舞、考究的殘唐之劍與樂器,皆是我為此劇加添的元素。」聞言,終明白《王子復仇記》果然不用被束之高閣。
《王子復仇記》
日期:即日至11月25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280、$200、$160、$120
查詢:2734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