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全球懼怕各類傳染病隨時大爆發,慢性非傳染病也不可小覷。最新一期國際科學期刊《自然》警告,全球慢性非傳染病的發病及死亡率不斷飆升,已成為頭號殺手。若果坐視不理,預計未來10年,中國的全國收入將因心臟病、中風及糖尿病而損失5,580億美元,相等於4.4萬億港元。
世界衞生組織把心血管病、二型糖尿病及癌症等致命非傳染病,統稱為慢性非傳染病。全球19名衞生專家,包括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最近組成科學委員會,訂立全球減輕慢性非傳染病禍害的六大目標,包括重整醫療健康系統的優次等。
易令人失工作能力
報告又指,若各國合力遏止慢性非傳染病至2015年,可及時救回3,600萬名患者。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指出,本港的慢性非傳染病以肺癌、糖尿病及冠心病禍害最深,因這些病症死亡率極高,而且最容易令病人喪失工作能力。港府應增撥資源加強教育,提高市民的警覺性,並鼓勵全民運動以預防患病。他又促請政府盡快增加公私營合作,讓病人及早確診,減低死亡率,「如果私家醫生盡早發現,醫管局就唔使畀咁多錢去醫病發後期complications(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