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落幕,民建聯、隱形民建聯和潛水民建聯報捷,將內爭內鬥互相批踭暗跣的泛民痛擊得落花流水。泛民經此一敗,未必就會反省,明年立會選舉,勢必又試將矛頭指向自己友,內部自行玩殘,香港政治圖譜全盤轉向,加速走向大陸化,是可見的殘酷事實。
是以,在這種冷酷異境中,依然奮力加入選舉漩渦的年輕候選人,雖然數量不多,實在儍得可憐。這些年輕人二字出頭,花樣年華,說什麼也不該蹚區議會的渾水。與其關注區內交通燈足夠不,或者兩條街以外那個路口是否該加設斑馬線、什麼時候到地區社團乞票謝票過年過節搞飯宴清明過後組織荔枝團等等這些瑣碎零丁事務,倒不如放下這個國際都會,暫時拒絕做曾特首的新香港人,揹一隻背囊,遠走孟加拉,向當地救援團體自薦,加入救災行列,服務真正有需要的人。走入群眾,這是最佳入門。爆屎渠、小販阻街這些老掉牙的「災難」交由比你老資格、額線已經後移、肚腩扣着兩隻手機無時無刻不在hand-free通話的那些區議員老叔傅去處理吧。而不久後你更發現,這些老手,年紀其實只是大過你些少,四年前他當選時,還被媒體稱為年青新星哩。你看到他裂開煙黃的那棚牙向街舖老闆握手搭肩問好那副模樣,你在陽光難得燦爛的天空下,深感慶幸,四年前僅以百多票落敗的那個人是你,而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