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人的反應:OpelAstra旅行車?少見喎。加埋OPC包圍,咁又點呀?跟着是歐洲人的反應:OpelAstra旅行車?好用呀,German造的,Oh,加埋OPC包圍,Impossible!唔好話歐洲人賣花讚花香,平心而論,旅行車的實用性始終更勝一籌,新版OpelAstra仲送埋跑味,港人梗Buy啦!
文:伍旋卓
攝影:伍慶泉
Model:Joanne
一摺式車廂個個識用
新一代OpelAstra旅行車的外觀,賣相是不錯,是典型的EdgeDesign,而今次代理輸入的OPC版,外形絕對是同類旅行車的另類作品,個惡樣已經夠晒突出。加上前文提過的包圍是用跟車身同顏色的纖維製造,不是原色用黑而再噴上跟車身同色的油,相對來說,不易損毀和變形,耐用性比倒模更好。
OpelAstra車廂使用的方便程度,仍是德國式:簡單。一個手掣就可推下尾座椅,搞掂!試想想:打開車廂的右邊門,按掣反起座墊,跟着摺起椅背,拉起手掣,將座椅單邊推前,如此的事情,又要去左邊再做一次。當你一抽二袋,有時間搞咁多東西嗎?都是OpelAstra夠實際,打開尾廂,拉掣反下座椅,簡單就是一切。
打多10磅氣跑感一流
今次的OPC版旅行車,又配上17吋的輪圈及輪胎,賣相很跑。但試車時,代理朋友說:「有少少震,係因為陳列車擺多過用,所以打多『8磅氣』。」陣間行過灣仔維修中的路面,有少少震。咪住。好好感覺喎,這樣的設定,入彎反應很快,路面感好,而且所謂震,其實和寶馬3系一樣,是那種很Firm的操控感,不是噼嚦啪嘞的震動。上了手,開快一點,入彎時特意遲一點收油,急點扭軚,將車頭壓下,增加前輪抓着力。出彎時車頭指向非常快,令人有意外驚喜。回程時,將胎氣減至正常,直路行駛感舒適一點,仍有很Firm的入彎。只是快速出彎時有點呆,這個問題,其實早一點收油,入彎後早一點加油出彎就可解決。唔,德國人的好車架就有這樣的好處。
民用OPC包圍
所謂民用,即功能與賽車包圍有別。這OpelAstra旅行車的OPC包圍,其實好勁,並非裝模作樣得個樣,真的是用來擾流,將車的氣流控制到最好。香港的道路上,這種民用式的包圍有兩個好處:一是解決雨天帶來的視野問題。因為在下雨天駕車高速行駛時(這裏所指的高速約70km/h),沒有車尾的旅行車後方,正好有一個真空區,真空區會吸起由尾輪濺出的水花。如果你細心留意,水花會似無主孤魂飄飄吓跟住你,令後方視野大受影響。而民用的OPC包圍就可解決這個問題。當中最重要是尾翼,根據德國福士70年代開發GTI無尾車的研究(又係德國,所以話呢,德國造車好好呀!),沒有尾箱的車,車頂的尾翼角度最好維持在斜角30°至37°,這樣就可形成一個風閘,減少車尾亂流,同時能減少真空區的範圍。我們度過,OpelAstra旅行車的尾翼正有這樣的設計。
另一個好處是不會變形,特別是車尾接近排氣擾流位,因為排氣喉極熱,高熱的排氣往往會令包圍配件變形,繼而影響包圍的顏色和形狀,而OPC的包圍用料正是德國原裝出品,這並不表示沒有這個問題,話明係原裝,因為高熱而變色變形?上番OpelAstra拍門叫佢搞掂啦,一切問題立刻解決。
德國傳統有人性
以上的千多字文章,擺明是大讚OpelAstra。理由很簡單,先列出以下的重點:
1.它仍然是德國製造。
2.操控感覺接近寶馬3系,但價錢平一點。
3.旅行車車廂沒有花巧,是德國式的簡單一推一拉後排座椅,減少損耗,不用研究那個掣點用?點樣拍下座椅?
4.OPC包圍是正宗德國生產,好靚,快車時不會變形。(變形?係呀,好多土炮貨會甩㖭。)
5.座椅仍是厚墊式,有傳統德國車的氣派。
歐洲人為甚麼不斷強調德國傳統是好東西?德國人造車,不會理會外形,好的留低,不好的丟棄。保時捷911、平治SL跑車等,就是這樣生產出來。同一個理念,德國人會用在房車和民用車上,所以你走上舊一代的寶馬旅行車和平治E系,實用空間很好,操控感強。至於新一代……不是不好,是不及傳統有人性。
OpelAstraWagon1.8規格
引擎:1,796c.c.直4DOHCECOTEC
馬力:140bhp/6,300rpm
扭力:175Nm/3,800rpm
傳動:4前速自動波
查詢:MetroMotors(2760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