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上海藝術節前兩天開幕,杭州一家報紙的記者去採訪,面對國內外許多藝術精品,在報道中感嘆道:這些展品價值非凡,從數萬元到上千萬元,每看一眼,都值好幾萬。這是典型的江南人思考方式和價值觀。
去看一次藝術展覽,首先驚嘆的不是藝術價值而是藝術價格,每看一眼,不是看到藝術家的精構細作,不是看到一種令人震撼的藝術風格,而是「都值幾萬元」。
因為如此,這一次參觀就「值了」。
如此價值觀的人,香港也有,凡事不說「好不好」,先說「抵唔抵」、「抵」就好,「唔抵」便不好,但與江南相比,則小巫見大巫。
香港人之「抵」與「唔抵」,是很實際的,都與得到的實物相關聯。但江南人的「合算不合算」,則虛實皆有。實者,去吃一頓飯,很便宜,「合算」。虛者,去看一次藝術展,「看一眼值好幾萬」,「合算」。
「看一眼值好幾萬」,這「好幾萬」沒有裝進口,但裝進了心裏,在心裏賺錢了,雖不實惠,總是便宜,當然「合算」,「值」。
許多年前有一對上海夫婦到香港,陪他們去逛街。那女人逢店必進,進去又不買,東看西看,她老公受不了了,就說你又不買,看這麼多幹什麼。女人聽了杏眼一瞪,叱曰:「看看又勿要鈔票嘅!」
因為看看不要錢,她就拚命看,看了就如賺了錢,多看多賺,少看,就吃虧了。
看了那個杭州記者的報道,想起當年那個女人,二者如一個師傅教出來,不是眼科醫生,但都能用眼睛來賺錢,賺的雖是虛錢,卻也計算價值,看一眼就是好幾萬,這一眼,值!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