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雨天屋頂漏水<br>貧困七口家無力維修石屋

每逢雨天屋頂漏水
貧困七口家無力維修石屋

身材瘦弱的阿妹(44歲),憑着無比的毅力和勇氣,獨力照顧五名子女及59歲中風丈夫,雖然背負千斤重擔,她卻從無怨言。惟現實迫人,一家七口居住的石屋日久失修,毀爛不堪,每逢雨天,他們便飽受「屋漏兼逢連夜雨」的折磨,盼善長施予援手,協助修葺石屋鋅鐵屋頂,以改善一家居住環境。

「每逢打風落雨,全屋都漏水,個個人要用盆盛水……」阿妹向記者訴說每逢雨天,幾名子女便在屋內疲於奔命,用盆盛載由屋頂漏下來的雨水,十分狼狽。
阿妹早年與丈夫張先生於內地結婚,育有五名子女,生活全靠在港任職地盤散工的丈夫維持。為了讓子女得到較好的學習機會,阿妹與子女申請單程證,先後來港定居,一家團聚。七口之家居於西貢一間簡陋石屋,生活雖然艱苦,但一家人齊齊整整,已令她滿足。

丈夫去年突中風

經過多年含辛茹苦的歲月,子女日漸長大,眼見長女今年將中學畢業,幼子升中,阿妹還以為苦盡甘來。豈料去年10月,丈夫突然中風,失去活動能力,起居生活均須她照料,照顧一家的責任,由阿妹獨力扛起。
堅強的阿妹對此未有半句怨言,她咬緊牙關,只願努力將子女撫養成人,惟擺在眼前的即時難題,她無法獨力解決,「我哋住緊嘅石屋係我先生嘅祖屋,間屋起咗30幾年,屋頂啲鋅鐵爛晒,頂住鋅鐵嘅木樑亦都霉晒,近年每逢落雨,屋頂同外牆就漏水,好似水簾洞咁,要用水盆盛水,搞到電箱漏電跳掣,夜晚仲冇覺好瞓。」
社工曾經建議阿妹申請公屋,但因張先生擔心未能適應新社區生活,加上公屋單位面積有限,他要用助行架助行,故一直堅持留在石屋居住。阿妹憂心地說:「漏水問題越嚟越嚴重,始終要整好個屋頂同維修漏水嘅牆壁,先至可以住得安心,如果再唔整,屋頂冧落嚟就大件事。」

一家靠綜援維生

阿妹欲趁雨季來臨前維修好屋頂,曾向工程公司查問有關維修鋅鐵屋頂及滲水外牆的費用,約要6萬元。現時阿妹一家每月領取約1.1萬元維生,實無法應付龐大支出。阿妹無計可施下向本報求助,希望善心人士協助該筆維修費,助她一家脫離風吹雨打的生活。
捐款編號:C2451

社工的話:西貢區貧富懸殊嚴重

轉介阿妹個案予本報的西貢區社區中心賽馬會綜合服務處社工莫建成表示,西貢區貧富懸殊情況嚴重,區內雖然住有不少有錢人,但因偏遠郊區租金較廉宜,故也有不少清貧家庭及獨居長者;而貧困戶多居於落成已久的石屋,不少人均面對居所日久失修的問題,奈何領取綜援金生活,無力拿出額外金錢作維修,要長期忍受惡劣的居住環境。

恐不能適應新環境

莫建成指出,西貢區與市區密集民居大有不同,社區資源未必可即時提供支援,需要協助的家庭也可能求助無門。雖然現時政策容許他們申請公屋,但即使獲分配到鄰近西貢的將軍澳公屋單位,他們要適應截然不同的居住環境,會遇上不少困難,故許多區內貧困戶都處於如阿妹般的兩難局面。

支撐屋頂的木樑已霉爛,令人擔心結構不穩,隨時有倒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