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長 港財團虎視眈眈<br>中國擬千億建運河

全球第三長 港財團虎視眈眈
中國擬千億建運河

中國繼三峽大壩工程後,擬再建世紀工程。據報,預計投資額高達1,000億元、在山東萊州灣和膠州灣之間開鑿一條全球第三大人工運河的構想,近日取得了重大進展!據悉,國家擬將有關研究納入國家級戰略行動規劃中。香港六大財團也對此運河項目虎視眈眈,一旦成事勢將搶灘投資。不過,反對興建的聲音,由學者到小市民,多年來從未停過,擔心引發地區生態災難。

渤海的萊州灣和黃海的膠州灣,這兩個半封閉式的內灣,近20年來污染問題不斷惡化。中國知名海洋專家、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王詩成,早在2004年提出開鑿一條貫穿兩灣的運河,加快水體交換,以解決渤海的污染問題,重現碧海藍灣。但有關構思一直處於專家學者層面的討論。

位於山東貫通渤海黃海

據北京《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報道,在前日山東省濟南市召開的有關運河座談會上,中國環境科學院院長、《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編制組組長夏青透露,國家擬將「開展萊州灣水體交換率的定量評估、開展人類活動對萊州灣水體交換能力影響評估」,作為渤海環保科技支撐體系建設的重點之一,納入渤海環境保護「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國家級戰略行動。有關評估實質上就是對膠萊人工運河的研究。王詩成認為,這標誌着有關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山東省發改委相關人士稱,下一步,山東將積極配合國家和省的有關部門,做好包括人工膠萊運河水動力研究在內的萊州灣污染機理與水動力學研究,運河工程的流路選線,以及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評估等前期研究工作。
目前,全球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中國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其次是埃及的蘇彝士運河,全長約163公里,山東構思中的運河位列第三。據悉,該運河現有直線開通、長110多公里,及曲線開通、長約130公里兩個備選方案。王詩成說,一直對此項目非常關注的國家開發銀行,願意作為國家重點的專項投資。項目預研和可行性研究的1億元可作為風險資金投入。香港六大財團也已關注運河建設,但沒有透露財團的具體資料。

學者憂兩海灣互傳污染

然而,自提出開鑿該運河以來,反對聲音不斷。山東省前省長韓寓群稱,最擔心是土地鹽化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文聖常也提出,萊州灣的污染會否帶到膠州灣,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亦有學者擔心,運河開通後,如果防滲措施不當,將導致運河兩岸發生海水入侵災害。而網易論壇昨日的網上調查顯示,1.7萬投票人士中,70%人都反對。
不過,一名自稱昌邑人的網民昨以受害者身份駁斥一眾反對聲音:「我是在膠萊河邊長大的,大家見過河裏一年四季流的全是紅色的水嗎?把這河的水澆到莊稼會壓抑生長!在90年以前出生的人,因為喝的水嚴重污染,牙齒都是黃色的(包括我的)!受膠萊河污染直接影響的我們,強烈呼籲整治膠萊河!」
本報記者

膠州灣水質污染嚴重。 互聯網

膠萊人工運河小檔案

位置:從渤海的萊州灣至黃海的膠州灣之間,開鑿一條運河,可雙向並行四艘船隻

全長:約130公里

闊度:200米

水深:6至10米

投資額:1,000億元(初步預期)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正反意見

-反對-
「堅持反對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敗家提案!請問黃海污染了怎辦?難道開條運河通到大西洋去!!生態治理沒有這樣治的!」
「我不明白,既然膠州灣和萊州灣都是被嚴重污染的,開鑿運河讓它們的污水相互交換有甚麼意義。」
「一千個億,造航母吧!等錢多得沒地方花了,可以把泰山移到渤海。」

-支持-
「我在膠萊河畔生活了30年了,我不比你們(反對的網民)清楚嗎?開鑿運河我堅決同意。」
「這條運河有必要修的,第一,可以減少陸地運輸;第二,水質交換促進海水正常循環;第三,運河上面可以搞旅遊。」
「堅決支持國家環保政策!深謀遠慮,英明之舉!」

資料來源:「網易」論壇

話你知:膠萊運河構想始於元代

膠萊人工運河的構想,其實始於元代(1280年),當時萊州人姚演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議,利用原有河道開通膠萊運河,其後忽必烈批准開鑿,全長200公里的河道開通後,一度成為元代南糧北運的重要通道。後來因沙泥淤積河道,進河閘口暗礁林立,忽必烈才下詔「罷膠萊海運事」。明滅元後,該運河重開,可惜因泥沙淤積問題未徹底解決,運河再被迫停工。到了清代,亦有大臣議修建運河,但未有施工。中共建政後,又將修建該運河列入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至1962年)中,其後因大躍進而停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