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血隨時奪命

大便有血隨時奪命

【本報訊】間歇性「屙血」未必是痔瘡作祟,有可能患上奪命的「腸道血管異常症」。有外科醫生指出,此症患者腸道間歇性出血,難以確診,有可能因延遲醫治而大量失血致死。
外科專科醫生郭寶賢表示,「屙血」患者中九成源於痔瘡,其餘為息肉及腸癌,另有1至2%由於腸道血管異常。全港每年有數十宗確診病例,大部份逾50歲,男女比例相若。此症病因不明,與血管退化有關,患者的小腸或大腸血管間歇性擴張及出血,嚴重可一次過流失一至兩公升血液,相等於人體總血液份量的一半,導致貧血,甚至休克及昏迷死亡。

切除部份大腸保命

現年70多歲的歐先生9月發現連續兩星期大便間歇性有血,「初初以為痔瘡復發,有次屙到成盆都係血,仲有一粒粒四方血塊,好得人驚。」
郭寶賢其後為歐先生做胃鏡及腸鏡檢查但未有發現,待他再度「屙血」後,即時入院注射血管顯影劑,才發現大腸有血管異常,「佢當時應該失咗幾百cc血,呢個病好難確診,要出咗血即刻檢查,先睇到啲血管有冇事。」歐先生翌日即切除連接異常血管的大腸組織,長近20公分。
郭寶賢指出,範圍小的異常血管可靠激光或「氬氣電漿凝固法」止血,若果病變範圍大,必須以微創手術切除腸組織,再駁回大腸,不會影響患者日後生活。他又提醒市民,若果大便出血、氣促、貧血、頭暈及虛弱等症狀,應立即求醫。若有腸道血管異常、大腸癌或息肉,患者通常沒有痛楚,大便的血液趨向深紅或附有黏液;痔瘡發作則會導致疼痛,血液趨向鮮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