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江永縣中小村落,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書」,半世紀前終於被男人發現。震驚了全球,也為女性的書寫傳統,帶來無限靈感和想像,眼前深受感動的女人,最少就有兩個,一個是編舞家黎海寧,一個畫家羅婉儀,前者的新編舞作就叫《女書》;後者親歷其境,得一眾「女書傳人」精神真傳。難道這也是「男人不得入內」的女兒秘密?
記者:馮敏兒
攝影:梁細權、馮敏兒
黎海寧舞林寫《女書》 女掌門三劍合璧
黎海寧為編新舞《女書》,挑選了令她感觸的西西小說《解體》,一段沒有標點符號245字的宇宙大潛行,和黃碧雲小說《微小姿勢》在黑暗裏絕望掙扎的文字。黎海寧要從前代社會的「女書」傳奇,穿過一場華麗婚演,一直「書寫」到當代女人。三位香港女藝術家串謀顛覆男權?非也,原來黎海寧眼中的西西是「幽默中帶淡淡的哀愁!」而也跳佛蘭明高的黃碧雲,可是「濃烈而絕望」的揚眉女子;但她自己則是「精神分裂的第三個」。
不再溫柔不再瘦身
黎海寧要書寫女人:「除了舊社會的壓抑,現代女人也『覺得』自己需要溫柔,需要瘦身,被灌輸了很多觀念,一個又一個框框。」她針對的是「文字」,卻弄出一幅無限伸延的稿紙,寫了如江河傾瀉的文字,表達自己。原來20年前,黎海寧從男男女女糾纏不清的舞蹈傳統,第一次以女性為主題,尋找女人力量的作品《女體之感動》便是她的「女人三部曲」首部曲;10年後的《女人心事》則以女性藝術家為主題,音樂、繪畫、舞蹈;再10年後,至此才把多媒體統統拋諸腦後,認認真真的面對「女人的文字」。
大細S秘密語言
有人懷疑黎海寧與有「帶刀片上床的女人」之稱的黃碧雲共謀,玩對抗,玩男女角力,來個「女性大歷史」,因為英文舞名「HerStory」,可對應「History」(男權歷史)。果然點中黎海寧心事,只是她自言有心無力,大寫「S」,還是回到簡簡單單的把「女人」、「故事」貼在一起。「我關注女性的書寫,意在取得平衡,別人要彈上天花才開心,我淡淡然就好快樂。」女孩子想看她編的快樂頌,但偏偏她舞中男女,總要千辛萬苦才取得和諧,她苦笑:「就算我覺得好和諧,我的男舞者卻說:從女舞者的眼裏只看見悲哀!不是我不想開心!」難道男人看不明的正是姊妹們的「秘密的語言」?她自鳴得意:「這個秘密只有我自己睇得明。」其實她最愛的是杯中物,最大的快樂宣言,則是3年後退休。
城市當代舞蹈團
黎海寧「女人三部曲」壓軸篇《女書》
日期:12月7、8日(8pm)
12月8、9日(3pm)
票價:$120、$16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查詢:23297803
香港女書傳人羅婉儀 夢中啓示
對書的執迷,對素描的迷思,吸引羅婉儀尋「女書」根源。97年到英國進修藝術碩士專攻素描,為寫論文,「我一直諗唔通點解係素描,直至一次醒來滿腦子『女書』。」原來她夢裏出現了女性創造的文字,直如夢的啓示,於是她親訪那傳說中的「女書故鄉」。
「女書婆婆」親傳面授
她說流傳「女書」的只是很少的十來個細小鄉村,她認識了50年代發現「女書」的周碩沂老先生,也認識了許多「女書傳人」,7、80歲的婆婆一一為她唱「女書歌」,給她講許多美麗而悲凉的故事,還為她寫唱「新女書」。女子造字的傳說,她聽出多個版本;女子學字的傳說,一個接一個。「女書」是母女世代承襲,傳女不傳男。因一般女性沒機會讀書,她們自己創造,多是七言詩體,將受壓的苦寫唱出來以作慰藉。
有《女書》做鬼也無愁
羅婉儀說「女書」是表音字:「婆婆的婆婆傳下來,最少有3、4百年歷史,之前沒有名稱,只有很多紅布、手帕、紙扇寫滿『歌詞』,唱起來是土話,但不是個個女仔都識寫識睇。」《女書》存下來的極少,因《女書》文本會隨女主人去世而一起燒掉,是重要的「女書傳統」,好讓她們做鬼都可以繼續唱。亦由於解放後女子可以讀書,舊時女子圍在一起做女紅的時代不再,再受文革恐嚇,《女書》已所餘無幾。
婚禮上「吐苦水」之歌
她最感觸其中一種「三朝書」,那是眾姊妹送給新婚姊妹的禮物,每在婚禮的第三天通宵達旦公開頌唱,最妙是祝福後,下文竟全是大爆「苦水」,盡數一己的不幸身世!聽着,對羅婉儀如雷貫耳。「『女書』和素描看似被邊緣化,其實她們一直都在向着全部人唱歌,一直都在那裏,她們沒有把自己邊緣化。『女書』是一種知識,同時是一種手工藝,女性在自己的位置,以慣常的方式,有力地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