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奧運有一條電視宣傳片,叫作「讓世界記住我們的掌聲」,畫面上拍了許多鼓掌的場面,然後根據畫面,將掌聲分成「歡迎的掌聲」、「鼓勵的掌聲」、「文明的掌聲」。
前兩種掌聲還容易理解,唯獨第三種掌聲很為難人:是什麼樣的掌聲,才算「文明的掌聲」呢?
掌聲也分「文明」與「不文明」嗎?什麼樣的掌聲算「不文明」呢?鼓掌本身是一種禮貌的表現,既然已經禮貌了,還會「不文明」?
配備「文明掌聲」的畫面,鼓掌的都是衣冠楚楚的男女,白領階級吧,笑得斯文,穿得亮麗。如果以這種形象作為「文明」的標準,那麼一群陝西農民在黃塵滾滾之中熱烈鼓掌,鼓響的,大概不算是「文明的掌聲」了?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但經過幾千年之後,文明卻在中國失落。
文明在中國失落的表徵,恰恰是全中國各地無孔不入地「講文明」,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一代一代講,一輩一輩講,就像上古的人說神話一樣:從前有個叫「文明」的神仙,本來住在我們這裏,光照社群,教人向善。後來,不知怎麼一來,「文明」飛天而去,再也不理我們了。大家要記住,我們失去了一個寶貝,現在要把它找回來,我們要「打造文明社會」、「建設文明精神」、「創造文明語言舉止」、「拍響文明掌聲」──文明呀,快回來吧,快回來照耀關顧我們這個曾經擁有你的古老民族吧!
就這樣,我們心繫文明,說句話想着文明,打個架想着文明,扔點垃圾想着文明,吐口痰想着文明,放個屁想着文明,洗個澡想着文明,做個愛想着文明,開個車想着文明,喝杯茶想着文明──十三億人的膜拜呀,如果我是「文明」這個神仙,我也不敢回來,回來豈不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