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枚戒指,代價除了是一生幸福,也可能包括一隻手指。有骨科醫生估計,全港每年有逾百人因戴戒指或手鐲時被硬物勾到,加上身體動作,令表皮、神經及血管「連根拔起」,造成聞名急症醫學界的「戒指撕裂損傷(RingAvulsionInjury)」,不少病人手指因此「報廢」要切除。巿民在運動時不要佩戴戒指,平日佩戴戒指大小要適中。 記者:張嘉雯
「有冇發現骨科醫生同外科醫生從來唔會戴戒指?一來因為做嘢要戴手套或者做手術,但主要原因係我哋見過好多唔同程度嘅呢啲(戒指撕裂損傷)個案。」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估計,各公立醫院急症室每年約接到十多宗個案,合計全港逾百宗。「隻戒指俾嘢勾到,窄窄哋,有啲friction(磨擦力),隻戒指就可以peripheral(以圓周方式)咁𠝹開啲皮,扯斷啲深層血管同神經線。」
高拔萃指,戒指撕裂損傷分三種,第一種是戒指只傷到表皮及靜脈,「靜脈比較接近表皮,靜脈斷咗,動脈會繼續泵血去手指度,但係靜脈回流唔到,谷住隻手指,隻手指幾個鐘就會死。」
第二種傷口較深,傷及皮膚及動靜脈,由於動脈同時被撕裂,手指被「谷死」的風險較低,手指壽命反而較長,有8至10小時求醫駁回血管;第三種情況最為嚴重,全面傷及筋腱及神經線。
他憶述,多年前一名20多歲的年輕男子,爬至鐵絲網頂後,在四、五呎位置一躍而下,「點知隻手指俾個網勾住,隻手指成個手指套咁甩咗出嚟。」結果需要截去手指。
勿戴過窄或過闊戒指
另一名30多歲男子,在過馬路時一手按着欄杆,準備飛身躍過,卻被欄上的硬物勾住戒指,撕裂手指靜脈,手指不斷膨脹及變藍,即時被送急症室,醫生用戒指切斷器(ringcutter)把戒指剪掉,替病人接駁靜脈,但手指的活動能力終生受影響。
另外,若手部扭傷、骨折等均會造成手腫,戒指或手鐲會阻礙靜脈回流,動脈卻不斷泵血到手部,手指會發脹直至動脈被阻截為止,手指因缺血壞死。
高拔萃提醒巿民,切勿佩戴過窄或過闊的戒指,運動時不要戴,手部受傷應即脫下戒指。
特稿
斷指只會駁拇指
手指「報廢」,不是簡單一個接駁手術就能解決,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指,除了拇指外,單一手指切除後,因功能上損失不大,一般不會考慮進行移植,否則可能得不償失。
高拔萃指,一般會用第二隻腳趾移植作手指,但除了拇指外,其他手指切除後多不考慮移植,「因為手指公負責60%手掌嘅功能,冇咗手指公問題大啲」。若其他手指進行移植,手術後因為數隻手指也會腫脹及僵硬,病人須接受大量康復療程才能恢復功能。
高又指,本港從未進行屍體手指移植,但廣州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在1999年曾進行亞洲首宗異體手移植。醫院為28歲被鋼筋拉斷右手及40歲在炸魚中被炸掉右手的兩名男子進行手術,二人康復情況良好,一年後能提起半桶水及寫字。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