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佳超級市場鱈魚變油魚事件,百佳一直否認18項指控,昨日突然承認其中9項食物物質與購買人要求不符罪,其餘9項虛假食物標籤罪名則獲撤銷指控。
於下月17日宣判
百佳代表指涉案油魚從批發商購入,現已不再出售油魚,裁判官須了解進食油魚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油魚與鱈魚的差價,將案押後至下月17日宣判。
辯方資深大律師金力生昨日出示一本由食物安全中心編印的《有關識別及標籤油魚/鱈魚的指引》小冊子,指小冊子簡介食用油魚的後果,以及介紹外國魚商售賣油魚的有關警告聲明。金力生明言為教育市民,已在每間百佳超市向市民派發。
九龍城店已派完
然而,本報記者走訪數間百佳,其中一2間位於九龍城的百佳指小冊子於上周三、四開始派發,現已派發完畢;但另一間位於沙田好運中心的百佳,有職員指小冊子僅供職員參考,不會向市民派發。
被告是百佳母公司屈臣氏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原被票控違反《公眾健康條例》,即9項食物物質與購買人要求不符及9項虛假食物標籤罪,案件原定下月在九龍城裁判法院開審。
百佳昨日在案件預審時突然認罪,涉案八間百佳超級市場分別位於:新元朗中心、屯門市廣場、美孚新邨、粉嶺名都中心、青衣長發商場、青衣城、荃灣廣場及康怡廣場。
使市民肚瀉排油
案情指自去年11月至本年1月底,多名市民在百佳購入「南美鱈魚扒」、「藍雪魚扒」或「澳洲冰雪魚扒」,他們在進食後出現肚瀉,部份人更出現「排油」現象。食物環境衞生署收到市民投訴,將其中還未食用的「鱈魚」交給政府化驗所,原來是一種學名名為棘鱗蛇鮪(Ruvettuspretiosus)的魚類,即俗稱「油魚」。油魚當中逾90%屬於蠟酯,是人體不能消化。
被告公司有284個案底,其中37個是食物物質與購買人要求不符相同案底,根據條例,此罪最高可判罰款1萬元及入獄3個月,百佳最近一次被法庭判罰款3,500元。
案件編號:KCS9065-66、11943-44、12104-05、12396-97、13950-51、14761-62、15071-72、16015-16、168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