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娘 - 邁克

大 娘 - 邁克

講開又講,「娘」的前身正是「大娘」,直至老好的二十世紀中,勢利的批評「你睇佢吖,大娘到死」仍時有所聞。發展到不分大小是近十零廿年的事,叫王靖雯和劉嘉玲的那批國產少女,立志南下打江山的時候剛剛趕得上:「嘩,着到咁,娘唔娘啲呀?」由始至今,它形容的都是一種不自覺的土氣,那個陪伴在側的女字邊並不起任何實際化學作用,從來不陰陰濕濕包含揶揄當事人「乸」的意思。
要向被「娘」壓頂的美人頭解釋帽子的真正涵義十分困難,就像和沒有幽默感的人講解幽默──受害人既然沒有品味的起碼概念,你如何能讓他(或她,下同)明白別人在大肆嘲笑他的口味?「Out娘行動」說到底十分殘忍,你總不會對着一個色盲者盛讚馬堤斯《爵士》剪紙系列五彩繽紛,或者邀請長了兜風耳的朋友坐你新買的開篷跑車去兜風吧?所以我一直認為近年香港人有事無事以「娘」蔑視內地同胞尤其不應該,你以為他們想以暴發戶的姿態招搖過市,花幾十萬扮得豬乸一樣成為笑柄嗎?是社會的錯呀!是時代的悲劇呀!君不見他們不但不知taste為何物,還以訛傳訛把「品味」寫成「品位」麼?就算不能學陳冠中那般歸順為「品位」寫手,也不要再落井下石挑剔他們了。
別以為品味只與穿着打扮掛鈎,一絲不掛打大赤肋就一定和「娘」絕緣。舉個就手的例子:電影《色,戒》把本來有姓無名的男主角稱作易默成,沾沾自喜集現實原型丁默邨和小說原型胡蘭成於一身,就是「娘」到不能的最佳示範。啊,你開始有點頭緒了?是的,「娘」通常有昭彰的smart-ass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