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慘敗 馮檢基坦言要有危機感<br>「副棺材放喺你面前」

泛民慘敗 馮檢基坦言要有危機感
「副棺材放喺你面前」

【本報訊】泛民主派在今次區議會選舉中災難性落敗,民主黨全線失陷,全港18區僅餘下59個區議員;一向扎根深水埗的民協更遭對手攻破老巢,喪失近三成議席。高層即時大地震,兩黨主席何俊仁及馮檢基分別為敗選承擔責任,提出引咎辭職。馮檢基稱,今次敗選就如「一棍扑落頭」,泛民應該有危機感,「啲人話唔見棺材唔流眼淚,𠵱家有副棺材放喺你前面,你一係瞓落去,一係識流眼淚。」記者:莫劍弦、林俊謙

泛民主派各政團在區選只取得共103個議席,得勝率只有三成半,全線潰不成軍。當中以民主黨「災情」最嚴重,今次選舉共派出108人參選,但港、九、新界選區取得的議席全線下跌,最後取得59席,比上次區選少36席,其中九龍東、九龍西及新界東議席跌幅更達四至六成。

何俊仁請辭獲挽留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昨日在區選總結記者會說:「對於呢個成績,民主黨係承認失敗,我哋接受呢個失敗,但接受失敗嘅同時,我哋知道需要從失敗中,作出全面檢討同深刻反省。」他和負責部署是次選舉的李永達雙雙提出請辭,何獲全體中委挽留留任,李的請辭則獲接納。
何俊仁指出,對手擁有龐大、有組織的拉票能力和網絡,「我哋最多只能叫到六至七成支持者投票,但對方就叫到八至九成」,他說,民主黨和其他泛民組織在選舉中最弱的一環,是如何在缺乏選舉氣氛下,將支持度轉化為選票。
李永達表示,去年部署選舉時,已向有意參選的黨員表明不會有7.1效應,並實行精兵制,但喪失現有議席的數目,仍由預期最差的10席增至23席。他又稱,過往以為中產選區一定支持泛民的假設不一定成立,中產選民認同民主理念外,候選人的地區工作同樣重要。
一直強調以地區工作掛帥的民協同樣失守,除了議席由25席大減至17席外,民協老巢更遭民建聯攻破,在三個選區遭民建聯擊敗。
民協主席馮檢基坦言難以接受結果,指對手的組織動員能力遠超預期,不少選民亦由過去重視參選人地區工作,變為着眼透過政黨獲取短期利益。他接受傳媒訪問時更形容敗選猶如「一棍扑落頭」,令泛民主派明白選民基礎出現變化,必須作出改變,否則翻身無望,「啲人話唔見棺材唔流眼淚,𠵱家有副棺材放喺你前面,你一係瞓落去,一係識流眼淚。」

《民協》
一直雄踞深水埗的民協今次選情失利,喪失8個議席,主席馮檢基(右)昨提出請辭申請,結果今天公佈。圖為他昨天與黨友開會檢討區選。

《社民連》
社民連區議員古桂耀在左派圍攻下成功連任,主席黃毓民眼泛淚光,禁不住與他擁抱。

保皇派主導18區會

馮表示,該黨昨晚舉行特別中央常委會會議,討論是否接納其請辭,又指若民協不能繼續發展,不排除會由政黨轉為壓力團體。
兩個新興政黨公民黨及社民連表現亦未如理想,公民黨派出42人參選,只有8人當選,黨魁余若薇說,最重要不在於議席多少,而是藉此建立地區工作的初步基礎。社民連30名候選人中只有6人勝出,包括5名現任議員,主席黃毓民形容成績算是「力保不失」,並指不少首次參選的新人都有佳績,相信四年後成績更好。
有泛民成員指出,區選大敗,全港18個區議會在加入委任區議員後,將全數由保皇派議員佔過半數議席,主導全港所有區議會。另一名泛民成員相信,若泛民不再痛定思痛,加以改革,「民主派被邊緣化,只係遲早嘅事。」

如對這則新聞有任何意見,請即登入
http://professionalforum.atnext.com/hall

《公民黨》
新冒起的公民黨雖然區選未見豐收,但新丁陳淑莊及曾國豐打出漂亮一仗,為該黨注入強心針,也令該黨有所交代。區民傑攝

區選趣味小資料

得票最多當選人:黃大仙瓊富胡志偉(4,370票)

得票最少當選人:南區海灣馮仕耕(448票)

得票最少落選者:離島長洲南梁翰偉(15票)

最年輕當選人:元朗宏景姚國威(24歲)、沙田錦濤楊文銳(24歲)

最年長當選人:西貢尚德陸惠民(67歲)

資料來源:選舉事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