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福地 - Uncle Ray

五湖四海:福地 - Uncle Ray

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主要對手,97前,在英國殖民政府的主理下,香港的金融地位早已領先;97後,情況沒有明顯轉變。
在法律架構及相關的配套如會計、財務等,新加坡絕不比香港遜色,就英語人才方面,相信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為甚麼其金融市場總是跑在香港之後呢?

星洲股市沉靜

新加坡政府為了吸引中國公司到當地上市,03年提供所謂「保證市盈率」(GuaranteeP/E),保證它們上市時可以取得不低於10倍的市盈率,嘗試鼓勵它們放棄在港上市。
與很多投行的管理人員談過,新加坡股市最大的問題,是流通量不足,企業上市後,很難再在市場上配股集資,形成掛牌後,股價一潭死水。

投資心態保守

筆者有位美資大行朋友,原為中國內地人士,去年主動要求轉到新加坡工作,主要為了取得居留權。一年後,匆匆回港,跟他談起,知道他在新加坡工作,收入只有香港的二分一,花紅比香港少得多,他說,新加坡的「大企業」,大部份是「半國企」,與李資政的關係密切,他們的投資態度非常保守,作任何決定之前,需要很詳細的proposal;引經據典,風險評估,然後層層請示,處處審核,然後才進行投資買賣。經過一番折騰後,甚麼好的投資機會都去如黃鶴。這種投資心態,當然難有活躍的投資環境。
香港其實很幸運,周邊的金融市場很難與我們競爭。上海,法制不健全、外滙管制,要迎頭趕上,談何容易;新加坡又不成氣候。美元下跌,港元資產相對歐元、日圓,比去年大幅貶值,人民幣又不停升值,資金不停流入香港,我們的股市真是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