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常被嘲「無所不假」,繼早前有假高官、假軍人、假公安四出行騙後,近日又有假記者橫行。其中,產煤大省山西就特別多騙徒喜歡假扮記者,藉曝光違規經營或污染環境之名,向當地眾多的煤礦、私企敲詐勒索。也有一些人為貪圖小便宜,如騙取減免過路費、旅遊景點入場費而冒充記者。最可笑的,就連街邊的補鞋師傅和小販,都有「記者證」傍身,隨時拿來行騙。當局日前進行嚴打,便拘捕了28名假記者。
據北京《中國青年報》報道,山西省當局自今年8月開始,在全省內展開打擊非法報刊以及假冒記者行動,先後收繳了1,362張假記者證,拘捕28名涉嫌敲詐勒索、強拉廣告的假記者,取締了45個非法記者站。報道指,山西省假記者橫行,原因除了法律不健全外,還與當地以煤炭產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有關。山西有不少違法經營的小煤礦,每當發生工業意外,礦主害怕被政府取締,都用錢來收買記者企圖掩飾真相,因而令騙徒有機可乘。
勒索煤礦 要脅將違規曝光
今年7月上旬,山西臨汾古縣一個煤礦因工業意外,導致1名礦工死亡。事發後20天內,分別有28名真假記者,到煤礦採訪。其間,有3名自稱是《現代消費報》和黃河電視台的記者,以將該煤礦違規操作曝光為名,敲詐勒索3萬元,隨後被識破,遭公安拘捕。
據一名私營企業老闆稱,曾有一名假記者拿着攝影機在他的廠房拍了半天,說問題嚴重,但又不說出甚麼問題來,只表示要曝光。這名記者臨走時,企業老闆送了兩條煙和2,000元利是給他。對方竟然嫌少,把這些禮品通通拋出車外,還說了句:「你當打發要飯的嗎!」
假證攝影機蒙騙 公安上當
據悉,這些假記者還會向當地一些違規超載的送煤車提供保護來賺錢,每當遇上公安截查,便拿出假記者證或攝影機來蒙騙。一般執法人員為免惹上麻煩,都會放行。知情人士指,他們送一車煤到省界,一般收數百元甚至上千元。
報道並指,這些假記者九成以上不寫也不會寫報道,少數寫了,也是在他們依託的非法報刊上印製成假報紙,來證明他們的報道有地方發表,使詐騙容易入手。
本報記者
內地記者吃香收入高
兩岸三地的記者中,以內地記者的地位最超然,難怪內地許多人對新聞行業趨之若鶩。隨着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近年內地新聞從業人員急劇增加,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正式持有新聞記者證的人員達15萬多人,但參與採訪工作的新聞從業員卻高達70多萬人。在內地,記者是相當吃香的行業。
上海《勞動報》本月初對當地7,000名上班族展開的調查結果顯示,指有逾七成人表示想轉行做記者,當中有62%人指,當記者可多點機會接觸世界,另有9%的人羨慕記者的工作自由及時間。目前,內地記者屬高收入的一群,以平面媒體記者計,上海《文匯報》的月薪9,500元、深圳《晶報》7,000元和廣東《羊城晚報》5,500元……加上其他「灰色」收入,如出席記者會時的車馬費等,記者的收入豐厚,難怪按收入,躋身中產階層之列。
隨內地經濟近年高速發展,記者中,以財經記者越來越吃香,部份財經記者的月薪甚至過萬元。據悉,許多跑財經的記者由於與上市公司或政府部門關係良好,在取得許多重要訊息下,亦直接或間接參與炒股,獲利甚豐。
本報記者
假記者行騙3招
1.強屈敲詐
專向一些涉及違規經營的礦場或企業埋手,威脅要把他們曝光,然後吹噓自己有能力擺平,來誘騙當事人或單位用錢了事。
2.死纏爛打
不斷打電話、不停上門作威嚇,總之說你有問題,「曝光不得了」,圖令有關當事人怕麻煩而就範。
3.賣證斂財
開設辦公室,以招聘新人入行為名,收取記者培訓費,甚至擺明出售假記者證賺錢。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