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上周末在利瓦德進行峯會,據熟悉沙地貨幣政策的一名不具名人士透露,包括沙地阿拉伯和阿聯酋在內的海灣國家,雖然無意與美元完全脫鈎,但仍打算重估其幣值,讓貨幣升值若干個百分點,事件最快會在一個月內成事。本港外滙業人士指,若短期有其他大經濟體系重訂滙率,港滙或會再次偏強。
或升值一成
由於弱美元令歐洲入口貨品相形昂貴,海灣國家正面臨破紀錄的高通脹,如沙地阿拉伯的消費物價在8月便創4.9%的新高、阿聯酋去年的通脹錄得紀錄高位的9.3%,而卡塔爾今年首季通脹高達14.8%,更冠絕同儕,故美元持續貶值,已成為油組成員最關注的首要大事。
高盛全球市場高級經濟師諾廸域治表示:「面對沉重的通脹壓力,海灣國家有意讓貨幣升值,乃順理成章的事。」
油組各成員國中,沙地、卡塔爾、巴林和阿曼均已重申無意更改聯滙政策,阿聯酋央行則於11月15日曾表達過擬放棄與美元掛鈎、改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意願。投資者不斷押注於海灣國家政府難以控制通脹及堅守聯滙,以致這些國家貨幣近期持續被推升。
港料堅持不變
海灣合作局秘書長表示,阿拉伯國家的貨幣大部份均與美元掛鈎,為了抗衡通脹,海灣合作局六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將於12月3至4日於卡塔爾開會,商討貨幣政策事宜。會否作出改變,屆時便會有一個了斷。
諾廸域治相信,海灣國家邁向貨幣完全浮動的機會不大,最大可能是輕微調高5%至10%,以免挑起過大的震盪。
美國運通銀行高級總監及司庫陸庭龍表示,在港府堅持本地聯繫滙率不變下,不會有直接影響。但油組貨幣與美元掛鈎,情況與港美聯滙機制相類似,若油組受弱美元影響,造成進口通脹,香港亦會面對相同問題,即通脹會加劇,樓市、股市在通脹上升下亦會再上升,即觸發更多人買入港元資產,令港滙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