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已不再擴張,其貿易赤字和經常賬赤字亦不再增加。認識清楚這點,十分重要,因為國際流動資金增長已因而減慢。此外,美國人加按住宅套現消費的熱潮,已不復存在;過去幾年美國家庭亦不斷沽售金融資產套現消費(見附圖),現在也接近尾聲。
中印股市狂潮快落幕
我相信,到了某一個時候,美國人將不得不減少消費,增加儲蓄。消費驟減或會引發經濟衰退,但美國的貿赤和經常賬赤字會進一步改善,美元可能因而出現「短缺」(至少相對如是),導致美元滙價大幅反彈。
此外,中國和印度股市的狂潮快將落幕,美國人投資海外的美元屆時必定打道回府,亦有利美元兌其他貨幣回升。當然,以長期的基本因素而言,美元仍然長線看跌。聯儲局慣以濫印美鈔去「解決」(其實只是拖延)問題,這個習慣不改,美滙長線難好。
聯儲局長期奉行過寬的貨幣政策,到處都是便宜資金,聰明的投資者把握機會賺錢,都把資金投放於有動力的市場,特別是印度、中國和香港股市。不過,港股已是極度超買,我相信由現在至明春之間,會有更大幅度的調整。
港股1年內要跌3成
摩根士丹利最近發表報告指出,港股現時所處於的高估值,過去22年只出現過4次,而每次之後的12個月內,港股都要大跌30%以上。
其實,只要我們看看MSCI新興市場指數,就會知道這些新興市場有多超買(指數高於其200日線29%),快將面臨一個頗深的調整。同樣地,資金亦追逐美國的幾隻科網股,令到納斯達克指數漲升不小。截至本月初,納指今年以來升了448點,升幅有25.4%,不過,這448點當中,有230點貢獻自蘋果電腦、Google和ResearchinMotion這3隻股份。可是,這3大升市功臣近日也要掉頭急跌,與高位比較,大約跌了20%。
基於美國經濟狀況變壞,而許多金融市場均嚴重超買,我還是忠告各位新興市場股市的投資者,好好把握反彈的機會套現離場。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