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觀眾:消費高吃不消

特稿
觀眾:消費高吃不消

香港貧富懸殊加劇不止,惟堅尼系數較香港為低的中國,境況又是否較佳呢?音樂和運動的舞台往往是象徵平等和共融,且看ATP年終賽的觀席上能否做到貧富交融。
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均聚集在上海,冀睹地上最強的男子網球手施展渾身解數,尤其是部份沒能力出國的「熱血粉絲」。「恨不得自己還是學生,那就不用把半個月的薪水用在門票上,賽後還可大吃一頓呢!」剛畢業的大學生Cindy雖在外資機構工作,惟成人門票令她較在學友人多付200元,令她吃不消。

自備樽裝水麵包

儘管場內的樽裝水只是人民幣10元,盒飯亦不過是25元,惟對於不少球迷來說,已屬「非人物價」,故有球迷不顧旁人眼光,自攜亁糧如餅亁和麵包進場充饑,「我儲蓄了很久才夠錢購票,場內場外的物價太貴了。」有年少球迷不吐不快。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年終賽活像一面浮世繪的鏡子。部份的內地富貴「粉絲」則認為與4大滿貫相比,今次比賽的開銷很抵,「我住的酒店每晚大約千多元,差不多每天用3,000多,其實也甚划算。」或許,這就是一項運動背後反映的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