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留意新聞的話,兩單關於國內燃料問題的新聞頗值得關注。首先,是國內大幅調高工業用天然氣價格達40%,但暫時豁免化肥生產商。國內食品價格急升難以控制,中國為控制通脹惡化,惟有極力壓抑能源價格,但人為壓低天然氣售價,致能源公司長期虧本,總不成要長期大幅補貼吧?由此可見,國內連能源價格也變得難以人為地壓低。
第二是日前內地油站陸續出現油站限制汽車入油的現象,即係有錢都無油入,據稱是由於國內柴油零售價低於批發價,變成賣多一升油,蝕多更多錢,油站寧可扣起不賣。煉油商面對同樣情況,中石化(386)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石化(338)等,煉油生意越做得大,虧本越多,要靠補貼維持經營。
宏調料加強
天然氣售價已壓不下,相信成品油都將再調高售價。眾所周知,任何國家的能源價格對國民生計都是舉足輕重的,也是構成物價的一大要素,假如國內面對能源價格急漲,國內通脹不可能是現在的數字,常聽說現在百物騰貴,有排還未到最高潮。要知道電費也是能源消費重要一環,國內電價何嘗不是被極力壓低?
當我們還在將焦點放在豬肉、食油價格急升時,其實最大的通脹危機還未爆發。由於中國「善用」行政指令,多於金融政策,所以小邱相信,國內各項行政打擊通脹措施將陸續有來,中資股將受影響,亦是當前港股變成政策市之下的最大風險所在。
中鋁續尋底
理論上通脹升溫,必然要買樓買股抗通脹,惟中央卻以行政指令打擊人民買樓買股,用常理分析當然想不通,正確態度是不要與中央政策對着幹。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面對重手宏調風險大,同時北水截流情況無變之下,忍手少炒也許不是壞事。
電解鋁生產商過往通常是宏調對象之一,中國鋁業(2600)暫時仍非撈底對象。從圖表可見,中鋁今年8月升至26.35元見頂後,10月再試一次頂,升至26.2元未能破頂向上,更加在第2次試頂過程中,形成圓頂走勢,是頗為不妙的派發形態。
上周跌破雙頂頸線17.9元後曾作後抽,若未能重上頸線之上,恐怕仍有一段時間尋底。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Blog: http://yaukk.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