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時間 - 雷競璇

支配時間 - 雷競璇

時間這東西,本來就神秘,無聲無臭,似有若無,流逝不居;基督教將時間視為上帝所擁有,人不能盜用,也不能支配,令人更添「長恨此生非我有」的迷惑。
基督教有如此觀念,可能來自舊約對創世的記載。上帝創造天地之前,「大地無形,一片混沌,黑暗籠罩深淵。」(馮象譯文)上帝做的第一件事,是創造了光,並將之和黑暗分開,於是就出現了晝和夜,這是上帝第一天完成的工作,之後祂又忙碌了五天,萬物具備之後,在第七天歇息。如此說來,時間是黑暗中有了光明,然後明暗更替,從而形成的。中國古代將時間稱為「光陰」,既詩意,也接近此道理。
西方往後的社會發展,進一步鞏固了時間屬於上帝的觀念,這一點我是最近讀《InventionsoftheMiddleAges》一書才認識到的。
有了時間的觀念後,在生活中便有報時的需要,以便作息和各種活動有個根據。在古代西方,報時最先由教堂主持,教堂的大鐘按時敲響,除了召集信眾的作用外,也發揮報道時刻的功能。於是,對社會大眾來說,時間不但出於上帝創造,現在是甚麼時間,也從教堂那裏得知,於是,在大家心目中,時間自然是隸屬於宗教的了。英文將「小時」稱為o'clock,原來的全寫是oftheclock,而clock字來自古德語的klocke,最先指教堂的大鐘,後來兼指鐘樓的銅鑼,法語現在還將教堂的大鐘寫作cloche,文辭上的痕跡,還可以看到過往教堂大鐘在時間上的支配地位。
情況大約從十四世紀開始轉變,關鍵是機械鐘的出現,報時不但因此變得更準確,而且各地城鎮在政府大樓上開始安置機械鐘,定時向民眾報時,於是,歐洲社會進入神權和世俗權力爭奪時間支配的階段,背後更大的動力,自然是神學和科學的角力。最後結果,大家都知曉,不必細說。我們現在到歐洲旅行,在教堂和市政廳頂上看到各自的鐘樓,正是昔日爭奪和對峙的紀錄。
然後進入每個人都擁有計時器的時代,但我們是否就得到了時間支配權,想想更加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