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團八十人分了八桌吃飯,坐在我旁邊的李先生原來從南美洲回來。
李先生從東莞游水到香港,又從香港移民去南美洲蘇里南,三十多萬人的小國家,開了一間舖子,夫婦倆合心經營,女兒大了,去美國讀書,他和太太便可以輪流放假,回香港住一段日子。正好在報紙上看到廣告,便跟團到杭州、上海遊一遊。
江南美食多,又是大閘蟹季節,每次吃飯,李先生就很高興,頻說在南美洲吃不到這樣的好東西。
他是《蘋果日報》讀者,看的是網上版,每年付幾百元港幣,就可以天天看到香港新聞。他說有時候忙,就在周末一下子看掉一個星期的報紙,感覺就像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餐。
互聯網無遠弗屆,中國移民無遠弗屆,我們在中文報紙寫專欄,連想不到的地方都會有忠心的讀者。
李先生說曾經有個華僑,寫了一篇文章登在當地的華文報紙上,結果被另一個華僑揭發,指他的「文章」,其實是抄襲我的一篇專欄舊作,引起一點風波,搞得抄襲者很是尷尬。
想不到天長地遠,在一個只有三十萬人的南美洲小國度中,竟也有人為自己寫的東西發生爭執,真是很有趣。接着李先生又告訴我,有一位當地華人告訴他,說認識我父親,曾經是朋友,一下子,天地就很小了。
在上海遊覽的時候,李先生說起年青時在鄉下生活艱苦,他指着車窗外的高樓新廈,感慨地說,如果當年有今天這樣的日子,他也不會遠渡重洋,跑到南美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