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最近注資Facebook,以2.4億美元(18.7億港元)購入Facebook1.6%權益,登時成為傳媒焦點,原因是微軟對Facebook的估值高達150億美元,以Facebook每年收入只有1.5億美元計,公司市值是收入的100倍,該價錢完全不合比例。參考其他dot.com數據,Google的市值是2070億美元,年收入是150億美元,市值是收入的13.8倍;雅虎的市值是345億美元,年收入是68.4億美元,市值是收入5倍。
dot.com被收購或上市,乃不少矽谷軟件工程師的夢想。還記得上一次的dot.com熱,只要有一個寫得似模似樣的業務計劃,便可找到風險資本家(VentureCapitalist)投資,公司還未有利潤便可上市,待公司上市後,大家趕快在股價下挫前把股票脫手,這便是上一次dot.com搵快錢的模式。
上市行不通 覓大企收購
有上一次科網股的教訓後,上市賺錢已經行不通,新一輪被稱為web2.0的dot.com,最理想的是讓大公司收購,dot.com尋金熱仍在,不同的是公司未能上市,少了股民的參與。反過來看,這亦是對股民多了一份保障。原因是dot.com市值往往被高估,這是上次網股爆破的原因,現在dot.com由大公司收購,若開價過高,後果由公司承擔。
首重增人流 非關注賺錢
眾多收購當中,失敗之冠應該是一開始便廣受批評的網上電話服務Skype,ebay最近承認當初以26億美元收購Skype是錯誤之舉,在上一季度報銷9.3億美元與Skype相關的損失。惟大公司以高價收購dot.com的個案仍源源不絕,叫價更屢創新高。近年令市場人士驚訝的收購,有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雅虎嘗試以10億美元收購Facebook;而傳媒巨子梅鐸在05年以5.8億美元收購Myspace,現時就顯得『價廉物美』。
一間dot.com的價值是怎樣衡量呢?問題應有待投資銀行家解答,但可以肯定的是,dot.com的會員數量和網站被瀏覽的次數,對公司的市值有直接關係,所以很多dot.com把重點放在增加人流,擴大會員人數,至於怎樣賺錢,根本無人關注。
很多人擔心科網股會再次爆破,回顧納指上一次由2000點攀升到5000點,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網股爆破後,納指以正常速度上漲,從2000點上升到最近的2600點花了接近4年。不過,現時美元持續疲弱,外資必定減少入市;次按風波正逐漸蔓延至其他行業;加上油價高企及欠缺了房地產市場的支撐,令情況雪上加霜。相比之下,似乎現時的情況較上一次差,但股票市場不如上次那麼瘋狂,而且dot.com上市不多,相信大跌市情況不會重現。
阿股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