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創刊號以「什麼是香港電影」作專題,大費周章為土產影畫戲正名,其中一個座談會的題目是《乜都夠膽試?》,我看見停不了笑。一般的市井講法,不是「乜都夠膽死」麼?舒琪先生的廣東話挑通眼眉而且口齒伶俐,絕對不會犯舒淇小姐式的錯誤,可能他菩薩心腸,嫌雜誌一上市就死死聲大吉利市,輕輕說歪了一點吧。「試」和「死」發音相近,老派人更有把「死」唸作「屎」的習慣,驟耳簡直聽不出分別。
五十年代粵語片守身如玉的女主角,遇到色迷迷的惡霸或者壞鬼表哥有不軌企圖,總會順手抓起一把鋒利的鉸剪,為貞操發出淒厲的宣言:「唔好行埋嚟!埋嚟我同你死過吖哪!」幸好當時的從業員一般字正腔圓,唯一有口音的于素秋又不會有被逼姦的危險,否則一個唔覺意對白變成「埋嚟我同你試過吖哪」,抗拒化作邀請,準備擒羊的餓虎恐怕嚇到立即縮沙。
忽然閃過奇異的念頭:不會是負責記錄的一位原來是內地同胞,沒有聽出端倪吧?別怪我有這種帶歧視色彩的猜測,事實上同時發行簡體和繁體字版的月刊有不少「港為中用」的線索,既然電腦都有技術上的紕漏,難保人手沒有文化的誤會。
簡體字造成的混亂,略略一翻便見到「阿里山」被過猶不及打成「阿裏山」,「鹹」又無依無靠變了「咸」,「四不像」名副其實以「四不象」示範。許鞍華長賣長有,頭上清爽的怎會是「短發」?最教人惋惜的是《白發魔女傳》——唉,怎麼差一點都不等埋紅中,湊成《中發白魔女傳》呀?眼看滿糊甚至雙辣白白淪為唔嗲唔吊的三番,能不頓足捶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