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賓架Y回港探親,搵老友飲茶食飯,一時之間,邊度搵到咁多人吖,於是叫佢上陸羽茶敍。
賓架Y自哥倫比亞大學讀完MBA之後就在紐約加入花旗銀行,自此成為美國人。當年佢同班有一位高大威猛男士,同樣來自香港,叫做PeterWu,佢問我哋PeterWu而今在香港是否好出名,我哋一齊大笑,話畀佢聽:「我哋冇資格講Mr.Wu噃,大家唔同卡士。」賓架Y後來離開花旗,兜兜轉轉之下,幾年前與一班舊同事開咗一間銀行,專做華人社區生意,發展得唔錯。左丁山問佢有冇俾次按累親?賓架Y話:「做subprime係大銀行專利,我哋冇膽做,亦冇資本做,我哋兩年前借錢畀地產商起屋,當然唔係豪宅類啦,啲屋賣得好快,發展商還錢當然唔會拖延。我問發展商點解咁好景,邊啲人買屋呀?答案係啲廿幾歲新婚家庭為主,買家交5%首期,好易攞到按揭貸款。當時我聽到呢啲資訊之後,心中打突,驚住日後經濟下滑嘅話,啲按揭貸款就會容易死火。所以我間銀行唔做嗰啲嘢㗎,集中借錢畀唐人,中國大陸新移民唔知幾有錢,買屋可以用現金支付全數,如果借錢,只借四五成咋。」
好彩係咁,賓架Y現在晚晚瞓得着覺,好景時,保守銀行家會俾人鬧為不思進取,但到咗次按爆煲時候,啲保守派如賓架Y就仍然飲得杯落。公子L位公子咁啱入咗哥倫比亞大學,於是同賓架Y呢位哥大前輩有共同話題,由紐約生活講到香港地產。紐約市內闊佬及高薪人士特多,消費與買屋完全不受次按危機影響,啲豪宅仲係愈賣愈貴。公子L話香港何嘗不然,豪宅特別暢銷,佢有啲朋友住在瑞士花園,年紀大了,靠搭「邨巴」(即屋邨私家小巴)上落銅鑼灣,點知豪宅「名門」入伙之後,街上私家車數量大增,塞車塞到瑞士花園,最近運輸署通知瑞士花園業主,「邨巴」不再發牌,於是花園內啲長者為之鼓譟。呢類事件,最好在區議會選舉前向區議員投訴,做大佢;選舉過後,好難引起興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