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巨企樂觀紓緩市場情緒 - 潘國光

淺談債與息:巨企樂觀紓緩市場情緒 - 潘國光

踏入十一月,花旗集團、美林等金融機構均傳出巨額撥備的消息,新一輪的次按危機再現,環球股市亦因而出現大幅波動,而反映這些金融機構債券違約風險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CreditDefaultSwap)之價格亦大幅上升,更一度攀至歷史新高。

多間大行撥備低於預期

但隨着多間金融機構近日發表樂觀的言論,投資者對美國金融機構之次按相關投資虧損可能繼續擴大的緊張情緒得到紓緩。首先是貝爾斯登表示第四季的撥備只有12億美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32億美元,而該公司的對冲基金客戶更開始回歸。其次是年初時率先就次按影響而發出盈警的滙控,雖然公佈第三季將為次按相關投資撥備34億美元,但整體盈利在新興市場帶動下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美國第二大銀行––美國銀行,則預示第四季撥備的金額將不超過30億美元,而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潛在虧損亦可能微不足道,令市場放下心頭大石。最令投資者振奮的是高盛發表沒有計劃為旗下資產作出重大撥備的言論,並明言已為有關投資作出對冲,損失不會太大,令投資者對次按危機受控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信用違約掉期合約的價格亦迅速反映了市場情緒的變化。花旗集團的五年期信用違約掉期合約的報價於周二(11月13日)便下跌了8個基點至74基點,美林信用違約掉期合約的報價則下跌了10個基點,高盛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的報價更下跌了15個基點之多,跌幅為近三年來最大,而整個市場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指數亦反映了這點。北美投資評級CDX指數周二便下跌了5個基點,摩根大通銀行的歐洲銀行與保險業者iTraxx金融指數於周三(11月14日)更下跌至49個基點。違約掉期合約就如保險,49個基點意即要為債券違約買保險,每年的保險費為0.49%。
中港股市方面,信貸危機重燃一度令港股出現大幅調整,但本港資金泛濫的情況並沒受到影響,港元拆息持續低企。一如筆者所料,本港各大銀行上周宣佈再度減息,追上美國的減息步伐。據現時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聯儲局在十二月尾仍有七成機會再度減息,屆時本港相信亦會追隨。持續減息加上聯繫滙率令港元跟隨美元下跌等因素,令本港資產膨脹必將進一步蔓延。

美股上衝動力仍不足

最後,筆者相信新一輪的信貸危機實際並沒有超出市場應有的預期範圍,股市投資情緒將重新回穩。美國道瓊斯指數在試穿13,000點後已獲支持,跌穿八月低點的機會不大。本港方面,恒指及國企指數皆完成了八月以來整個升浪的40%調整,約在黃金比率的61.8%位置兼50天線水平獲得強大支持,周二(11月13日)的市況發展與8月17日的見底情況有很大相似之處。筆者相信港股的中期調整已進入尾聲,短期而言傾向反覆整固,年底前則可望展開新一輪的升浪。至於美股,暫時上衝動力不足,但大跌空間亦不大。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