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資金枯竭 噩夢開始 - 王冠一

國際視野:資金枯竭 噩夢開始 - 王冠一

美國各大商業銀行、華爾街大行、歐洲以至日本各大銀行紛紛要為次按相關損失撇賬或作出大幅撥備,導致信貸市場呈現緊張狀態,周四聯儲局須向市場注資共472.5億美元,以確保銀行體系運作正常,這數目是自「911事件」以來單日最大,反映銀行同業之間的信任並未回復之餘,資金有枯竭之迹象。
信心動搖,別說股市投資者爭相走避,形成只有反彈,沒有升幅,君不見本周二美股在沃爾瑪業績勝預期、油價大幅滑落,待成交二手樓指數上升,以及華爾街大行聯合各大商業銀行之頭頭大合唱「咱們無事,請放心」的刺激下,亦只能升319點,翌日全美最大金融集團花旗銀行發行40億美元10年債券,投資者要求的風險溢價(即在聯邦國庫債券孳息之上加基點)要190基點,換言之高達6.125厘之利息,比平常加100至110基點高近成倍,大如花旗的資金成本也高至如斯,汝道拆借出去要加多少基點才能有正常利潤?或曰透過發債支持營運的成本上升,加上大幅撇賬(估計共170億美元),難怪股價年初至今已跌近四成矣!
資金緊絀甚或枯竭對金融市場是一嚴重打擊,對做生意的也是一場噩夢。樓市基本上已崩潰,樓價若持續滑落,顯示所有美國人的身家(當然是指已置業者)正在萎縮,若果工資不升,甚至不幸被裁走,慘況更烈,這消費市場必受影響,何況靠金融環節撐起半邊天的消費以至服務市場更受拖累,惡性循環,就算減息也未必能做到力挽狂瀾於既倒,畢竟買了大量次按垃圾的資金乃真金白銀被蒸發,之後又要面對消費信貸市場斷供、破產、棄車棄卡潛逃之厄運,不信冠一可以,難道滙豐也在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