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6.2%,較市場預期6.1%略佳,更連續17季增長;期內本地生產總值達4138.2億元。上季經濟仍保持強勁增長,主要由內部消費及服務輸出帶動。港府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5至6%修訂為6%。 記者:周燕芬
署理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稱,若本地經濟維持強勁增長,仍有上調空間。
至於本港第三季通脹是1.6%,陳李藹倫指出,扣除差餉優惠等特殊因素,期內通脹為2.7%;全年預測由原來的1.5%,調升至2%。她強調,本港工資於第二季增長3%,較季內的通脹2.4%為高,「工資跑贏通脹」,而第三季的工資可望進一步加快改善。
金融服務輸出升30%
她指通脹的成因,除全球食品價格上揚外,另一是零售商將成本上漲轉嫁予消費者承擔。
本港的私人消費開支於第三季增幅高達9.7%,至2418.8億元。她分析由於本港經濟已連續4年強勁增長,就業情況良好,市民收入增加,加上第3季股市樓市暢旺,均有利消費增長。雖然近日股市顯著波動回落,她認為對短期氣氛有影響,但市民有工做,有實質消費能力作支持。
另外,上季本港的服務輸出亦有突出表現,增長12.3%至1719.76億元,當中金融服務輸出更上升30%。統計處助理處長歐陽方麗麗補充,由於港股交投暢旺,國內及海外投資者經本港金融體系投資港股,令本港金融輸出服務收入大增,於今年第二季金融業的收入便錄得54.3%增幅。
出口美國金額跌4%
至於外貿表現,上季整體出口7220.92億元,增長6.4%,增幅較第二季的10.1%放緩;陳李藹倫表示受美國次按問題影響,本港出口往美國市場下跌了4%,幸而中國市場仍然保持13%的增幅,足以抵銷美國市場放緩。
美林發表報告,預期本港的服務輸出對推動本港未來經濟增長的影響日重,香港正扮演中國的華爾街,為中國管理和傳輸外滙往國際市場;該行估計,明年香港仍可保持6%經濟增長,往後5年則錄得平均5.5%增幅。高盛亦維持本港明年經濟增長6%的預測。德意志銀行、星展銀行和花旗銀行均預期,今年增長為6%。
本港經濟第三季表現
本地生產總值
金額(億元):4138.20 變動(%):+6.2
私人消費開支
金額(億元):2418.80 變動(%):+9.7
政府消費開支
金額(億元):319.74 變動(%):+1.2
固定資本投資
金額(億元):785.75 變動(%):+2.0
.樓宇建造
金額(億元):256.15 變動(%):+0.4
.機器設備電腦
金額(億元):465.87 變動(%):+0.6
整體出口
金額(億元):7220.92 變動(%):+6.4
貨物進口
金額(億元):7494.49 變動(%):+8.3
服務輸出
金額(億元):1719.76 變動(%):+12.3
服務輸入
金額(億元):849.36 變動(%):+8.9
消費物價指數
金額(億元):不適用 變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