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區議會投票日。
相信許多市民不認為區議會選舉有甚麼重要性。因為區議會功能已一再被政府削弱,加上五分一的委任議席使區議會增加「保皇」色彩,因此選民也缺少投票意願了。
各項大學民調顯示,有約8成受訪市民認為,這次區選的關鍵議題是候選人對民生政策的取向。民主黨、民建聯、自由黨這三大黨今屆區選也「主打民生,不打政治」。本來,民以食為天,經濟、民生始終是市民最關注的議題。03年因23條立法和7.1大遊行的效應,市民感到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在保皇黨支持下,已越來越不能保障市民的自由和經濟利益了,於是當年區選多了20萬人投票,目的是要「踢走保皇黨」。那次區選導致民建聯大敗。
現在時移世易。董伯下台,經濟復蘇,加上中央釋法壓制香港普選,使市民對政治關注度轉弱而更多考慮民生問題。因此這次區選各政黨都主打民生。
但民生問題,對區議會選舉來說,有甚麼好打?目前三大黨都建議增加長者生果金和減差餉,在立法會這幾乎已是無爭議的議題。區議員候選人在這次選舉中提不提這類民生議題都沒有意義。我們在電視上偶然看到區議會候選人上門家訪,問的是:家裏的水喉有沒有壞?──這其實是平日區議員不會理的問題。這也反證這次區選根本沒有議題。
無組織的社會沉默大多數,顯然不重視這次區選,他們不會如03年那樣去熱心投票。然而,有組織的左派,對這次區選卻非常認真。
首先,基於03年「踢走保皇黨」的口號使左派吃了大虧,因此這次有一百多名親北京的候選人刻意隱藏自己的政黨背景和左派政治聯繫,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有一個網站對135位申報獨立的候選人的有關背景,進行了「大起底」。前天李八方披露了有關網址。
其次,民調顯示支持2012雙普選的民意持續上升,為防泛民候選人以這訴求吸票,於是左派又找了一些無取勝機會的人士,也打出雙普選旗號參與角逐,目的是混淆選民視聽,以分薄泛民候選人的票源,使左派候選人可順利當選。
其三,是筆者前天提過的,左派候選人刻意「避戰」,不與泛民候選人交火,以冷凍選情,使鐵票發揮最大效用。
我們終於見識了有組織的政團,是如何挖空心思部署選戰的。相對於泛民各政團仍然紛爭不息,無法統一部署、統一行動,左派絕對服從組織,自是優勝多了。
為甚麼左派如此重視這次看來無足輕重的區選?因為它始終是一次普選投票,在民意支持度方面較民調更具意義。取得區選大勝,即可表示他們獲市民支持。他們不可能忘記03年的慘敗。曾鈺成說,今次要「收復失地」,「如果以上屆做目標,要求實在太低了」。他的信心滿滿。
陳方安生前天說,「我知道好多市民諗住唔投票,但這一票確實非常重要,可以清楚顯示大家的意向。」
甚麼意向?是03年大遊行的意向。因為保皇黨仍然保皇,只不過所保的皇不是無能的董伯,但依從北京意旨、反對普選的本質無變。只要保皇黨仍搶佔一定的民意代表位置,23條立法仍會隨時捲土重來。
其次是,03年遊行的「還政於民」目標遠未實現。儘管「還政於民」這口號不太準確,但若這口號意味着交還市民雙普選的政治權利,真正實現「港人治港」,那麼這目標顯然仍待努力不懈地爭取實現。
其三,民主政治是人民權利和民生的保障。投票選出真心支持雙普選的候選人,可令特區政府更加聆聽市民心聲,向市民負責。此外,也可以清楚地向中央表明市民的真正意向。
因此,區選這一票,的確非常重要。有心的市民,一定要前往投票,並把選票投向所屬政團清楚支持雙普選的候選人。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