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投票 勝負影響明年部署<br>11.18區議會選舉 區選等同立會前哨戰

明日投票 勝負影響明年部署
11.18區議會選舉 區選等同立會前哨戰

今次區議會選舉雖屬地區議會選舉,可是對各政黨來說,今次區選等同明年立法會選舉前哨戰。多個民主派政黨均認為,今次區選將直接影響他們在明年立會選舉部署,若今次泛民選舉失利,明年立會選舉將面對更大人手及資源壓力,影響他們勝算。 記者:莫劍弦、許偉賢

以往不少在立法會選舉中投泛民候選人的選民,在區選中,大多數不會投票,甚至投親北京候選人,這令泛民一直在區議會成為少數派,要到03年才靠7.1效應「翻身」;不過今次區選沒有7.1效應,泛民選情即告急,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指出,其實區選與立會選舉有直接關連,若泛民在今次區選失利,明年立會選戰將更加難打。
何俊仁解釋,民主黨立法會選舉動員,一向依靠地區「樁腳」,即地區動員及組織地區支持者,區議員正是民主黨在地區的重要「樁腳」,若民主黨在地區選舉失利,失去太多區議會議席,他們將無法透過地區議員辦事處,動員及組織地區支持者,以及擴展地區影響力,勢將影響他們在明年立法會選舉部署,落區拉票時,將無法與有嚴密地區組織及關係網絡的親北京政黨抗衡。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也說,現時公民黨在新界西及九龍西都沒有立法會議員,所以公民黨希望可以透過今次區選,在這兩區奪取更多區議會議席,為明年立法會選舉爭取更多地區「樁腳」,若今次公民黨在這兩區表現欠佳,公民黨沒有區議員支援,將會直接影響公民黨明年的立法會選舉部署,甚至公民黨能否有足夠地區實力支持,在這兩個區爭取得最少一個立法會席位也成疑問。

破壞地區組織網絡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對於政黨來說,區議員是最重要的地區政治資本,若民主派在今次區議會選舉失利,失去太多區議會議席,他們除了失去利用政府給區議會的資源,協助政黨在立會選前進一步拓展地區影響力外,更重要的是,民主派在地區組織網絡會受到破壞,明年立法會選舉要拉攏地區組織為他們拉票助選,將面對一定困難。
(區選專題三之三)

《新界焦點選區》
大埔墟─公民黨新星戰雙料議員

得到鄉事派支持的民建聯李國英,過往兩屆都在大埔墟選區中戰勝自由黨候選人,翌年更首度晉身立法會,成為雙料議員。新崛起的公民黨向高難度挑戰,派出黨內冒起新星曾國豐,到大埔墟與李國英一較高下。
雖然曾國豐是參選新丁,選情未被看好,但也有一定優勢。除了較李國英年輕外,他與大埔極有淵源,因為曾國豐不但在大埔長大,對當區有認知,其父更在大埔墟內開設醫館,與不少街坊稔熟,相信會為愛兒爭取不少「友情票」。
至於李國英雖然勝算被看高一線,但他對這位選舉「小朋友」卻不敢輕視,近日在區內打出「告急牌」,力箍原有鐵票,確保議席不會意外流失。

在大埔長大的曾國豐(右二),打出「老街坊.新希望」的選舉口號,爭取區內求變心切的選民支持。 陳亮華攝

宏景─張賢登辭教席角逐連任

元朗宏景選區是典型的民主黨與民建聯單對單決戰地區,現任區議員張賢登曾任民主黨秘書長,也是黨內重點栽培對象,他能否成功連任,將影響民主黨接班計劃。張賢登也自知此戰不容有失,早前毅然辭去教師工作,全力投入地區選戰;可是他的對手、民建聯姚國威投入地區時間並不比張少,再加上民建聯在區內大灑金錢式的進行社區服務,爭取到不少基層選民票。
民主黨內部評估,張賢登現時在區內支持度低過對手,所以他早已打出告急牌,希望民主派游離支持者出來投票,增加勝算。

民主黨的張賢登(中)獲主席何俊仁(右)幫手拉票。 張賢登提供圖片

火炭─蔡耀昌遭隱形左派狙擊

03年7.1效應紅了民陣前召集人蔡耀昌,他當年成功以新丁身份,以多於左派對手一倍的票數,在沙田火炭區高票當選。今屆區選,左派陣營不再打正旗號與蔡耀昌對撼,反而派出「隱形左派」出戰。本身為新世紀論壇成員的龐愛蘭,報稱以獨立人士參選,試圖淡化政治對決意味,用專業身份搶票。
本來單是一個龐愛蘭,未必對競逐連任的蔡耀昌產生大影響,但同區卻另有一名同時自稱沒有黨派的黃美顏參選,令蔡耀昌原有選票被分薄,加上7.1效應煙消雲散,極有敗陣危機。

上屆憑7.1效應成功晉身區議會的蔡耀昌,希望民主派支持者積極投票,延伸7.1精神。 孔慶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