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自求多福。
香港道教聯合會舉行了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祈福大會,名曰「太上金籙羅天大醮」。兩岸四地德高望重的道教人士一起上香祈福,即是向上天求福氣。這種類似祭天的儀式,是甚具國情的承傳,天上有哪些話事人,嘩,多得左中右難分,誰因你的祈求而贈你或你的社會福份,信不信由你,用民間傳統智慧解讀:買個安心,總是好事。可我看着新聞圖片,老子的像在一堆道教數不清的偶像中一列排開,彷彿山頂蠟像館那麼壯麗,腦袋便開始發脹。
因為關於福,福兮禍所倚,求福,就是有所得,有所得就有所失,擁有同時也是負擔,得者若驚,失者若驚,最大的福份莫如領悟到順自然而生,順自然而滅,這是我從老子道德經所了解的道理,老子並沒有叫我們向天求所謂福。是福是禍,本質上決定於我們的心如何面對順逆。所以我看破了道教發展史,還是沒法明白道教中有德之人如何看待他們的太上老君的五千字真言。
除了請長毛離場發言快進入正題,很少聽到立會主席的發言。這次范太也有參加祈福大會,記者問她有否祈福,她的答案是如果自己做得好,也不擔心老天爺會對自己怎樣。單是這句話,便比起很多議員的噪音更有建設性。
福,只能從修練自己的心去求,斷沒有燒炷香便完事這樣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