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童年時成長的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經過逾四個月考古調查後,古物古蹟辦事處證實,建築物地底藏有超過119年歷史的前中央書院遺址。保育團體相信,這幅價值超過30億元的市區珍貴地皮,將可以順利保留作歷史保育用途。 記者:黃偉駿
於今年3月19日至7月25日進行考古調查,至昨日發表報告,並於下周二(11月20日)提交古物諮詢委員會討論。古蹟辦根據大量歷史文獻,在接近600平方米的範圍進行發掘工作,最深至地面以下4米。工作人員發現,有近40%的中央書院地基遺址在舊警察宿舍停車場地面以下,包括一些舊石級;發掘出來的遺址還包括地下渠道、牆基、板灰牆,部份石條上更有當年印上的墨迹。
發現珍貴瓷片銅錢
另外,工作人員發現大量遺物,包括一些珍貴的瓷器碎片、銅錢、鋪地瓷磚等,部份鋪地瓷磚的背後更印有與今年初出土的山頂舊總督別墅遺址同一瓷磚製造商的名稱。
古蹟辦表示,現已易名為皇仁書院的中央書院,是本港首間由港英政府開辦和全數資助的學校,名人輩出,學生包括國父孫中山、本港開埠初期的華人領袖何福、何啓、何甘棠、何東及劉鑄伯等,是香港一段珍貴的歷史。
政府於05年將空置多時的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列入勾地表,民間團體一直認為宿舍地底藏寶,但苦無財力進行發掘工作,於是以區內樓宇密度太高為由,先後兩度入紙城規會申請要求將上址改為政府設施用地,避免興建豪宅。
隨着去年底清拆中環天星碼頭引發的保育風潮及今年初發掘出土的山頂前總督別墅遺址,政府於是重新在上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事實上,特首曾蔭權早在今年10月的施政報告已透露端倪,宣佈將該幅估計價值31億元的「地王」剔出勾地表一年,收集各界提出「活化」方案,相信當時已得知發現遺址的結果。
搜集活化遺址意見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未來一年會繼續搜集各方有關活化上址的意見。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與JohnBatten,過去一直努力爭取發掘前中央書院遺址。羅表示,對古蹟辦的發掘結果感到高興,並對成功發掘的遺址範圍如此廣闊感到驚訝。她說兩周前曾會見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當時林太表示,會考慮透過公開設計比賽,收集公眾活化前中央書院遺址的意見。
中央書院歷史
1862年:創校,原校址在歌賦街
1884年:國父孫中山入讀,1886年離校
1889年:遷入荷李活道新校舍,耗資25萬元建成
1894年:易名皇仁書院至今
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嚴重損毀,校舍拆卸
1951年:已婚警察宿舍建成
2005年:政府把該幅地納入勾地表拍賣
2007年:特首把該幅地剔出勾地表一年,重新研究保育價值
資料來源:中西區關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