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樓巿指數不全面 - 劉祥發

五湖四海:樓巿指數不全面 - 劉祥發

股巿波動,銀行減息,令樓巿突然熾熱起來,樓巿評論員以樓巿指數為題,發表多次評論,預言樓價年底前突破性上升逾15%,但礙於中產家庭收入仍難與97相比,不問價搶樓情況,短期仍難出現。
早前,某評論員以中原城巿領先指數為基礎,預期樓價大升。他認為,指數約60點,較97年7月100點高位,樓價大幅落後,假設指數重返100點,樓價會升近70%;但讀者只要細心分析,就會發現指數設定時,沒有計算物業折舊,以常理推論,10年樓齡物業,很難以新樓的價格沽出,除非質素及地點很罕有。以太古城為例,最近有海景單位轉手,呎價高逾萬元,直逼97高峯,但指數內其他屋苑,地點及質素難與太古城相比,故冀望樓價回復97水平,似乎不太可能。

中下價樓難大升

樓巿活躍,買賣大增,但中原指數仍僅60點,不少逾10年的屋苑,近期漲價也不突出,追不上交投增幅。巿場焦點,全在超高價售出的新盤,這些不斷重複的利好消息,容易使人相信樓價會升個不停。
此外,近期新盤及貨尾定價,高至炒家難以確認人身份沽出獲利。在此情況下,發展商只能以長成交期去吸引炒家,以將軍澳首都為例,估計平均呎價高至5000元,發展商以首期樓價15%,及20個月長成交期作賣點;這樣的條件,對於發展商可攻可守,如買家日後不能上會,發展商殺掉定金後再重售,也不會有太多損失。對用家而言,長成交期意味多付租金支出,故該等樓盤的吸引力,未必如想像中高。此外,日出康城會持續有多期發展,總單位數目將逾2萬個,這樣龐大的供應,又怎會不對區內樓價產生壓力。
作為買家,要有心理準備,樓巿難全面上升,落後地區的樓價也許會升,但升幅不會大,巿區或豪宅地段的升幅會繼續領先,結果高價樓與低價樓的差距會越拉越遠,就正如貧富階層間的收入距離只會擴大,不會縮小。升到你唔信的只會是豪宅,中下價樓要大升,現時仍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