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浚川報道】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建議的長者「陪老」服務正式落實,勞工及福利局撥出共55萬元「種籽基金」,資助11間長者地區中心實行一年試驗服務,培訓最少660名護老員,協助照顧長者。一年後再作檢討,屆時局方會考慮在全港落實,不排除發展成像陪月員一樣的專業收費服務。
邊學邊做參照陪月課程
獲資助推行護老員服務的11間地區中心,分別位於社署三個行政分區(東區與灣仔、黃大仙與西貢、九龍城與油尖旺)。勞福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馮建業表示,該三個分區較多長者人口,準備基礎亦較充足,「5萬蚊種籽基金係希望幫助啲社區團體起步,長遠希望佢哋可以自負盈虧。」他說,每間地區中心可獲勞福局撥款5萬元,報讀資格不限,「我哋希望護老員可以發展成陪月員咁,變成收費服務。」
位於黃大仙的聖公會長者綜合服務中心已啓動服務,有33名護老員學員接受培訓。聖公會福利協會分區總監黃玉霜表示,培訓計劃報名反應熱烈,有信心護老員能成為搶手工作。「每個月我哋最少會收到3、4宗求助,希望義工可以幫佢哋睇住老人家一日半日。」
黃玉霜表示,今年會免費開辦護老員培訓課程、及提供護老員服務,但正研究來年收取課程學費300元,護老員服務亦可能改為每小時收費25元。
學員指有效助長者家庭
今年50歲的家庭主婦譚秀芳是準護老員,正參加培訓學習與長者溝通技巧、照顧長者常識、量血壓及體溫等簡單醫護技巧。「以前做老人服務時,都遇過有長者嘅家人想出外,希望義工幫手睇住長者。」有多年義工經驗的譚秀芳認為社會對護老員需求殷切,相信計劃可有效幫助長者家庭。
護老員試驗計劃重點
參加人數:最少660人
培訓時數:21小時
培訓重點:與長者溝通技巧、如何照顧長者起居生活、常見疾病、認識老年癡呆症及抑鬱症患者、關注虐老問題等
計劃為期:12月
資助總額:55萬元
資料來源:勞工及福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