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撰文批評過幾項環境現象因而收到幾個政府部門的回信,本來很開心可惜他們並非就指責事項提出回應;重要只是分清楚「事不關他們所屬部門」;例如環衞處指渠務處,環保處指路政處……諸如此類,難怪市民投訴無門。不同部門可有共識,身為公務員無非服務社群,就要分得那麼細?
香港相對已是一個較和諧的社會,一般公職人員;警察、消防、醫護、郵政、公共交通、海關……都予港內海外人士一致讚賞;相比國內一部份官員着實和藹多很多。閣下出入深圳肯定試過官員大力將回鄉咭擲回的經驗,銀行空間雖大couter二三十個但工作人員一般三個起四個止甚至只有一個,存錢買難受,隨時等候一兩個小時方得服務。
離開天水圍西鐵站,大概三十秒路程有我村風水塘,雖然現在已成盛載污水渠務處管轄的排洪池,但卻是方圓一哩內唯一餘下的魚塘,塘中有小島,植有百年大榕,塘中有生命力強金山鰂,路過的候鳥遺下種子,一叢一叢蘆葦欣欣向榮,某年更長出茂密在本港少見的貓尾草(cattail)可惜渠務處例行公事每到一定時間例行將塘邊塘內雜草一樣清鏟,可沒有細心研究這個魚塘,可以用綠化改變環境及生態,例如不用錢栽種,自然生長的蘆葦便可調節塘水的養份,而非一池死水。
每至冬季正值蘆葦轉黃,冷陽黃昏為灰硬的天水圍及西鐵站營造幾分浪漫,可惜清理人員駕到,一片綠草化回黑死泥水,周而復始,停不了。
從夏天開始,塘中冒起一株睡蓮,花兒大比湯碗,紅粉紅粉十分吸引,愈生愈旺,為文物徑遊人及村民帶來幾分心花怒放。每次途經總忍不住拍上幾幀照片亦也暗中盤算,除草大軍何日駕到……這個早晨上班途經魚塘,好幾位北區渠務處除草隊員已將一部份蘆葦鏟斷,問詢之下得知不單止蘆葦,連帶睡蓮也將一併清除云云;何是另一類破壞環境,不懂文物風景保育的政策?提電話跟負責官員溝通,得到對方保證保草又護花方將心安下來。本來呢,這些閒花野草歸區議員管,可惜,選舉太忙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