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大雜燴」免治肉含菌最多

特稿
「大雜燴」免治肉含菌最多

鮮牛肉屢次被食物安全中心發現非法添加防腐劑二氧化硫,有業內人士估計,市面四成鮮牛肉混雜澳洲急凍牛肉,再添加各種防腐劑,藉以降低成本。傳染病專科醫生警告,市民吃了這些「假鮮肉」,會增加感染大腸桿菌風險,當中以免治牛肉最高危。
該名業內人士透露,有不良販商先把已劏開的澳洲雪牛隔夜解凍,並添加俗稱「師傅水」的保鮮粉,讓肉質看起來像鮮牛肉般嫩紅。另一個欺詐手法是「打水」,即讓牛肉浸水,使其更重身,賣得更高價錢。

混入隔夜牛肉

九龍牛羊業商會理事潘熾則向本報表示,曾聽聞有同行把隔夜鮮牛或冰鮮牛肉浸水,營造亮澤效果,「浸完水,啲牛肉冇咁啞色。樹大梗係有枯枝,呢啲情況存在咗好耐,但係佔好少數。」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市民不易分辨免治牛肉有否混入隔夜牛肉,最易讓不良販商蒙混過關,也最有機會含大量細菌,「𠵱家牛肉咁貴,生意唔好,賣唔晒又唔想丟,無良販商就會撈埋其他肉再賣。就算落咗防腐劑,都有一定含菌量。」市民若吃了這些未經熟透的隔夜牛肉,可感染O-157大腸桿菌,嚴重可腎衰竭致死。本報記者

話你知:用於漂白殺蟲殺菌二氧化硫刺激氣管

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何永成指,二氧化硫(SulphurDioxide)多作工業用途,包括紙張漂白、殺蟲及殺菌。因此二氧化硫也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可構成酸雨,嚴重刺激氣管。一旦空氣的二氧化硫含量逾1000ppm,即對人構成性命危險,「但係食落肚嘅影響細好多,冇一個標準,而且因人而異,唔可以同空氣污染嘅影響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