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複製獼猴 打開複製人之門

科學家成功複製獼猴 打開複製人之門

複製技術現新突破。美國科學家成功複製獼猴胚胎,並從複製胚胎中取得兩組幹細胞群。這是科學家首次複製靈長類動物,為複製人邁出重要一步。
美國俄勒岡州健康及科學大學(OregonHealth&ScienceUniversity)研究員米塔利波夫(ShoukhratMitalipov),在一頭9歲大的雄性獼猴身上抽取皮膚細胞取出含有脫氧核糖核酸(DNA)遺傳訊息的細胞核,再從一些母獼猴抽取卵子剔除細胞核,然後把公猴的細胞核植入卵子,結果成功培育出獼猴胚胎。
科學家又從20個複製胚胎中取得幹細胞,培育出成熟猴子心臟細胞和大腦神經。這是科學家首次複製出靈長類動物的胚胎,並由複製胚胎抽取到幹細胞,是一次雙重成就。

同為靈長類動物

複製獼猴胚胎難度很高,之前不少科學家的實驗都失敗,米塔利波夫用了304個卵子進行實驗,只能複製出兩組幹細胞群,但畢竟為複製靈長類動物技術打開大門。
更重要的是,在物種分類上,獼猴和人類一樣是靈長類動物,能複製出獼猴胚胎,意味複製人類胚胎的可能性大增。但即使不說道德爭議,由於米塔利科夫用了大量母獼猴卵子做實驗,顯示複製靈長類動物的科技仍有待加強,才能應用到人類身上。
這項技術也有醫學用途,複製出來的幹細胞可幫助研究人類生病的原因,還能培育出人類細胞取代受損細胞,培育出與人體不排斥的器官組織,為治療糖尿病、柏金遜症等疾症,帶來新曙光。科學家希望,能在5至10年內將有關技術用於醫學治療方面。
自1996年全球首隻複製羊「多莉」出世以來,科學家不斷研究複製動物,曾複製出貓、豬、牛、馬等。
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

美國科學家用針管將母獼猴的卵子細胞核抽走,之後再植入公獼猴(圖)的皮膚細胞核,終於成功培育出胚胎幹細胞。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