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11.18區選的一大特色,是有多個新興政黨湧現,為選民提供新的選擇。但新興政黨面對的一大問題,是欠缺堅實的地區工作往績,較民建聯及民主黨等政團「蝕底」,因此公民黨及社民連等新政團,選擇突出各自強項,前者主攻專業服務、後者硬銷清晰政治理念,藉此在舊政黨佔據的區選版圖之中,殺出一片新天地。記者:許偉賢
沒有往績是弱點,也是優勢。03年7.1大遊行後成立的公民黨,在今次區選中初試啼聲,派出42位黨員參選,其中只有7人是現任區議員。由於該黨近年才崛起,在地區服務時間起步較遲,自然不能像其他政黨候選人般,以連串往績爭取選民支持;但與此同時,沒有往績也就沒有包袱,公民黨的「亁淨」背景,卻被認定會為求變的選民帶來新希望。
以新氣象反敗為勝
考慮到該黨的專業形象特濃,公民黨也特別專注在法律及會計等專業層面服務市民,以求突圍而出,沒有與其他扎根地區多年的政黨正面搶票。
該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強調,作為新興政黨,這次派出多人參選是「壓力極大」,認為新興政黨在人手資源及地區網絡方面遜於舊有政黨,加上沒有選戰經驗,候選人要勝出自然較難。但該黨今次的戰略之一,是選擇一些民主派政黨多年來未能「落腳」的選區出戰,務以新氣象反敗為勝。
望吸引低下層選票
成立時間更短的社會民主連線也派出達30人參選。由於社民連意識形態屬於較激進的一群,因此不會特別以往績作招徠,反而會主打「為民主公義打拼」的清晰政治理念,並集中在基層市民聚居,如黃大仙、觀塘及荃灣等選區出選,以低下階層為他們的主要吸票對象,減少浪費選舉彈藥。
社民連副主席勞永樂直指「一張白紙,都總好過一塊污糟嘅抹腳布」,認為沒有往績不算先天缺憾,反而更有條件與力有不逮的原區議員一爭高下,認為最終有兩成候選人勝出已是好成績。
由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成立的匯賢智庫也派出4名成員出選,但他們全都以獨立候選人參選,以求爭取溫和中間派人士支持。4人之中,包括2名退休公務員及1名前政務官,「官」味甚濃。(區選專題三之二)
《九龍焦點選區》
黃埔東─陳家偉戰空降左派學者
民主黨陳家偉在去屆區選中以逾600票、在黃埔東選區擊敗由親建制派泛聯盟支持的張仁康後,今年左派改由工聯會力撐的梁美芬,以學者身份突然空降該區挑戰陳家偉。
現為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的梁美芬,曾就政改和23條立法發表極左言論,例如在策發會舉行工作坊討論普選時,提出極左方案,建議中央先篩選候選人,然後交由港人普選等,她個人又身兼親中團體、九龍社團聯會名譽會長。泛民中人認為,由於陳家偉表明支持2012年雙普選,加上過往在該區地區工作尚算紮實,只要泛民支持者認清兩人政綱並踴躍投票,陳家偉有望守住現有席位。
坪石─梁家傑助理余冠威告急
觀塘坪石選區上屆由前綫資深成員林森成硬撼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結果林森成只以25票之差落敗。泛民今屆經協調後,決定派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的助理余冠威挑戰陳鑑林,但陳鑑林最終未有迎戰,反而改派徒弟陳百里迎戰。
正當泛民以為會在此選情屬「五五波」的選區再次形成左右對決的局面時,卻出現兩名不屬泛民協調名單、但突然表態支持2012年雙普選的劉永達和張偉鴻加入戰團,令一場均勢之戰出現變數。余冠威在劉、張二人分薄票源下處於下風,因此余冠威近日以「選情告急、集中票源」為口號,呼籲選民認清誰是真正民主派。
尖沙嘴東─李偉儀硬撼六名候選人
上屆只有三雄鼎立的尖沙嘴東選區,今屆候選人數多達七名,其中只有社民連李偉儀屬泛民協調機制產生的成員,其餘三人親中背景極濃,包括曾任廣東省共青團思想指導員的民建聯關秀玲、於左派組織港島青年商會任職的汪家智及曾代表律師會硬撼民主派法律界選委的譚玉瑜。
其餘三名候選人則為印裔人士,包括突然表態支持2012年雙普選的加利、被指替民建聯拉散加利票源的陳貝文,以及提名人包括關秀玲女兒的JainNeerajBrijendra。熟悉該區人士指出,民建聯在該區支持度近六成,加利又極可能拉散李偉儀票源,令她難以在七人中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