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格 - 陳也

品 格 - 陳也

讀新聞時喪想,假如有一天要替老公做勞什子的「品格證人」怎麼辦。提到品格,自然是涉及「無品」的劣行,自己都看不過眼,還當什麼證人,一定連人帶影跑掉,電話地址全部換過,跟這個人斬纜。這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而係情義從來兩難全。
可是,換了是自己的孩子,做母親的說什麼都得把怨氣吞下,向法官求情,開恩啦大人,養這孩子到了這把年紀,就等他報親恩了,將他重判,對社會不見得有好處,對操勞一生的老媽更加沒有了依靠。這年頭,靠強積金這餿主意能養活兩隻老鬼嗎?生果金加幾個崩都要跪求財爺發落哩。把孩子發還給兩老好好再教育吧,家教是最高效率的免費小班教育,延續十二年後再續延十二年都得。
這是有了孩子以後的閱報恐懼症,沒孩子的覺得誇張失實。實情更甚者,是老是幻想孩子出事,家長怎麼自處,場景跟人家苦主對掉,恐怕也是一樣的歇斯底里。樂觀的朋友教我,往好處想啦,想像孩子出人頭地當了官嘛。哎,報章說那位X高官心情不好時就會跑去唱K,班也不上。澳門那位一直對法官說「不記得」,這種人怎會夠品當高官的。港澳高官高極都要在國家領導人跟前自矮八寸,這樣,我寧願孩子高不成低不就,隱蔽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