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6.5% 升斗市民喊苦:<br>我們頂不住了……

內地通脹6.5% 升斗市民喊苦:
我們頂不住了……

內地最新公佈的10月份物價指數(CPI)出現反彈,高達6.5%,重返8月份的10年最高通脹。在高通脹下,內地升斗市民苦不堪言,難抵高通脹帶來的生活壓力。 本報記者

深圳
養四胞胎 爸媽吃不飽

「面對生活開支不斷增加,我們是頂不住了……」深圳寶安區的蔣先生去年意外添了四胞胎兒子後,已欠下一些債務,生活甚為艱難,現時衣、食、住、行等物價都急速上升,更令他們每月支出增1,000多元。他和家人需如「慳錢家族」般,想盡辦法省錢,甚至每餐只吃瓜菜,他也坦言:「(自己)幾乎每天也吃不飽。」

午餐帶飯 騎單車上班

蔣先生原本負擔妻子及兩名女兒的生活開支,生活還算充裕,但自從四胞胎兒子出生後,頓時由四口之家變成八口之家,他還要請嫂子、姊姊和一名保母在家照顧四胞胎,僅靠他任職電子公司業務員約5,000元的收入來維持。
他稱,今年5月起,內地物價不斷上漲。食物方面,豬骨每斤由6元暴增至12元,5公升食油由28元急升至60元,四胞胎所吃的麵條也由3.5元350克變成僅220克。隨着汽油價格上升,交通費也增加,巴士也由分段收費,變成劃一收費。至於他的房租亦由1,000元增至1,200元……
「現在我們吃的大部份是瓜、菜,肉一星期才吃一次……」除了四胞胎外,蔣家各人都節衣縮食。蔣先生以前早餐和午餐都在外面吃,如今午餐則自帶飯盒,每天可省10多元。而他的家人亦成為「格價專員」,經常留意那家超市減價,希望以便宜價錢購買必需品。
而蔣先生平日亦選擇車費一元的非空調巴士或騎單車上班。他說:「以前在路上看不到單車,現在很多人騎單車上班,單車店的生意很好。」
面對衣食住行樣樣加價,蔣先生的月薪卻沒有增長:「人民幣升值以後,我任職的公司生意就不好,沒以前那麼賺錢,我們也不敢開口加工薪了……我們現在只能慢慢熬下去,希望通脹能快點放緩。」

蔣先生一家一餐只有三碟餸菜。
清炒白菜

白烚粟米

醃蘿蔔

蔣家慳錢策略

‧大人每餐減少食量
‧選購質量較差的米和油
‧家庭支柱蔣生上班時放棄外出午膳,帶飯上班
‧夫妻倆不添置新衣服
‧選擇搭非空調巴士或騎單車上班
‧一家人不外出遊玩

廣州
「除非唔食 慳無可慳」

「食得嘅咁貴,唔食得嘅都貴,唔慳啲生活,點得?!」患肺癌的廣州市民陳太,家庭陷於困境,面對當前百物騰貴,深感雪上加霜。一家人吃不起豬肉就改吃平價淡水魚,五塊半就解決夫妻倆的一頓晚餐。面對煤氣漲價,食油又加價……她慨嘆:「除非唔食,真係慳無可慳。」

治療癌症 月花千元

家住越秀區芳草路的陳太(49歲),曾任職保母,今年5月證實患肺癌,7月動手術和接受化療後在家養病。一家人依靠在體育用品店任搬運工人、月入1,200元的丈夫支撐,但陳太每月藥費等就接近1,000元。而患病後的她要到處問親友借,欠下幾萬元債。
陳太訴說家庭困境時,不停用手拭淚。她稱,患病後曾向民政局申請救濟,但當局指她一家不符合領取政府低保的標準,因此駁回其救濟申請。她稱,像她們這樣的低收入工人家庭,加上自己抱病在身,生活比領取低保救助的人更困難。
目前,陳太的17歲女兒,午晚兩餐都光顧學校飯堂,一為便宜,二為有保障,但連同車費等,每月仍需300多元的開支;丈夫的單位則包午餐。陳太稱,自豬肉持續漲價後,她一個月僅買幾次,其他多是買淡水魚,「鯇魚都覺得貴,鰱魚一斤平兩元,所以通常都買鰱魚吃。」她稱,煤氣和食油加價,煮菜方法都要改,減少炒菜,魚加點榨菜蒸,菜多是白煮。

陳太訴說家庭困境時不停拭淚。
本報記者攝

北京
北上港人擬打道回府

「北京嘅生活指數咁高,𠵱家嘅通脹又咁犀利,叫人點頂!」因嚮往北京生活,去年中寧接受一半薪水北上打工,從事服務行業的港人林小姐對記者稱,今年以來,內地通脹持續加劇,個人的生活開支亦逐月遞增。「年初每月的日常開支,主要是吃飯和購買日用品,都唔超過4,000蚊,但𠵱家5,000蚊都唔夠用。」林小姐謂,京城租金高企,加上通脹等因素,如個人出現入不敷支,將打道回府,回香港生活。
林小姐現在市中心租住500呎單位,每月租金6,000元。由於臨近公司,所以上下班不用乘車,節省了一筆交通費,但她表示,僅租金和日常生活開支就佔了其薪金的三分之二,如加上其他娛樂開支,基本上是一名「月光族」。她將在年底前考慮是否繼續留在北京,「越近08年奧運,北京的物價只會升,不會跌!」

北京街市的大白菜亦漲價,有菜販帶孩子到菜市場賣菜。
路透社

上海
搭免費巴搶便宜貨

「早一點來,人就少一點,就這樣,今天買多一點了,心情就好一點。」面對內地食品價格不斷飆升,像在上海這類消費水平位居全國前茅的大城市,低收入的民眾惟有用盡方法緊縮開支。
在上海,有許多商場均提供免費巴士服務,吸引顧客光顧。許多市民,特別是家庭主婦,多選擇乘坐免費巴,到超市選購便宜的食品,即使便宜幾毫到一元人民幣,也會成為低收入人士掃貨的熱門地方,當中尤以廉價豬肉最受市民歡迎。由於一個人四出格價、購買,始終精力有限,部份屋苑索性派出代表,輪流幫居民購買便宜貨。
當地一名居民代表就說︰「今天我們兩個人來買,順便也幫其他人帶一些。」

上海有許多市民坐免費巴士到超市。電視畫面

10月份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

‧項目:全國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 增幅:6.5%
‧項目:城市 增幅:6.1%
‧項目:農村 增幅:7.2%
‧項目:食品價 增幅:17.6%
‧項目:豬肉 增幅:54.9%
‧項目:禽肉 增幅:38.3%
‧項目:食油 增幅:34.0%
‧項目:蔬菜 增幅:29.9%
‧項目:雞蛋 增幅:14.3%
‧項目:水果 增幅:8.5%
‧項目:糧食 增幅:6.7%
‧項目:水產 增幅:7.0%
‧項目:消費品(如衣服、家電) 增幅:7.8%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